早起日记:19-12-11,总第篇
字数;用时约1小时。
养成一个习惯需要多长时间?
有人说是21天,有的人认为是30天。
21天的说法比较流行,据说是因为一位外科医生发现接受截肢手术的患者需要大约21天来适应肢体残缺的事实,因此他认为21天是人们适应任何生活变化所需要的时间长度。
后来21天习惯养成说也就慢慢流传开来,但事实果真如此吗?习惯肢体残缺和每天多喝水的习惯适应起来是一样的吗?
我并不这样认为,多喝水通过合适的策略,可能只需要几天就可以了,比如设定每小时一次的提醒喝水闹铃,铃声响起就去喝水,这项习惯更多的需要的是合适的提醒方法,而几乎不需要意志力参与。可如果是早起呢或者锻炼呢?冬天当你需要从暖暖的被窝爬出来的时候,你需要对抗多大的抵触情绪才能做到?即使第一次做到了,当天的不情愿情绪依然在累积,以至于第二天的障碍更大。
形成一个习惯的时间和所用的天数没有直接关系,而和抵触情绪有直接关联。越是需要消耗意志力能量的事情形成习惯所要花费的时间也越长。刷抖音需要进行习惯养成训练吗?
记得一本书中说过:越是延后满足感的事情,越值得做。在习惯养成方面来讲,那就是越需要长时间形成的习惯越值得去培养。
习惯形成的第一个标志,应当是我们抵触情绪的减弱。背后的生理学原理是,我们的思维是通过神经通路中发送电脉冲来实现的,电流总是选择阻力最小的路径。我们的大脑之所以偏爱执行原有的习惯,是因为他有现成的路径,也有已知的回报。可是新的习惯路径,没有。通过一天天的刻意练习新的神经通路才开始生长,直到他比原有路径更加顺畅的时候,新的习惯开始形成。而抵触情绪的递减,是你的新路径开始基本的重要信号。
其实一个习惯的形成需要多长时间并不重要,因为这些好的习惯我们需要用一辈子。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从生理学角度看,漏掉一天也不会耽误习惯的养成,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如果你真的漏掉了一天,之前的努力就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什么在刚开始参加训练的时候,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先做到连续,而不是数量和质量。
虽然21天的理论不一定正确,但从实际训练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善用时间里程碑,以21天为习惯初步养成的一个标志,但是切不可以为21天就可以松懈了,恰恰相反,21天只是开始。
----------------------------------------
现在开始第5个习惯的培养-写日记,
第6个习惯的践行-扫除
即使笨慢如乌龟,
哪怕需要花费一生的时间,
也要把好的习惯,
从0到,一一践行,
然后把这个习惯刻到墓碑上,
作为自己的墓志铭。
以下1-4是已经形成的,5和6是正在践行的习惯
1,早起:早上4点起床
2,运动:5次/周,30分钟左右/次
3,诵读:1次/天
4,阅读:中英文阅读时间平均5小时以上/天
5,写日记:习惯培养期Day43
6,扫除:习惯践行Day21
晓成一起践行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