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雨水春雨时节草木生润泽万物疫情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雨水]

节气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好雨知时节

天一生水

谚语云“春雨贵如油”。早春正是越冬作物开始返青的时期,需要雨水的滋润,故而滴水似甘露。祈愿春雨能如期降临,滋润草木、禾苗、花蕾、大地,也滋润所有亟待安抚的心田。

雨水节气养生

  雨水节气过后,气温开始回升,湿度逐渐升高,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所以早晚仍然较冷。因此,在这个时候,养生保健最关键的就是保护好中焦脾胃,注意保温。这是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人体营养利用充分,反之则营养缺乏,体质下降。古代着名医家李东垣提出:“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具体来说,我们养生保健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宜剧烈运动

  雨水仍然是早春节气,特别是北方,仍然较为寒冷,因此,不宜于做过于激烈运动,以便让肝气慢慢和缓的上升,避免因为体内能量(中气)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一下子往外跑得太多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可以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

二、要做好春捂工作

  雨水节气,预防“倒春寒”,“春捂”是关键。“春捂”最重要的是捂好头和脚,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衣物,且作息起居应早睡早起,重视午觉。同时,不要过多的吃寒冷的食物或是喝凉茶,可适当吃些较温些的甜食,以养脾胃,避免脾胃受凉。正如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三、注重调节饮食

  雨水节气,饮食调节是根据春季气候转暖,早晚较冷,风邪渐增,常见口舌干燥现象,为此,我们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油腻之品。可多食大枣、莲子、山药、韭菜、菠菜等。通常食疗多以粥为好,可做成山药粥、莲子粥、红枣粥等。此季节应少食温热之品。药物调养则要考虑脾胃功能的特点,用生发阳气之法调补脾胃。可选用沙参、西洋参、决明子、白菊花等。

四、要心平气和

  静心则气血平稳,既不会扰乱心血,也不会损伤心气。心气充沛,方能滋养脾脏,养脾得以健胃。春天的天气多变,一定要保持心境的平和常态。同时还要清心寡欲,不妄劳作,以养元气。

饮食/祛湿气宜食粥

孙思邈说“春时宜食粥”,提醒我们在春季应多喝粥。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水米交融,不仅香甜可口,便于吸收,还能补脾养胃、祛浊生清。   粥中加入一些中药后,还能治疗一些慢性病,对身体有滋补作用,薏仁党参粥、胡萝卜芹菜粥、山药薏米粥就是一款祛湿佳品粥。薏仁党参粥原料:薏仁30克、党参15克、粳米克。做法:?将薏仁洗净后,放入凉水中浸泡2小时,党参洗净后切成薄片,粳米淘洗干净;?将三者放入锅中,加水毫升,先用大火煮沸,锅开后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熬30分钟。?等到粥熟后,可依据个人口味放入冰味,每天早餐时食用。功效:将薏仁与党参一起熬粥,既能健脾胃,又能祛脾湿,还能补气血,实在是物超所值的滋补佳品。禁忌:此粥滋补效果虽好,但大便燥结和气滞、火气大的人不适合吃。胡萝卜芹菜粥

准备:

粳米50克、胡萝卜10克、芹菜5克、西红柿15克,食用油、盐、味精、香油适量。

做法:

1、西红柿切成小块,胡萝卜切丝,芹菜切末;

2、将粳米加水毫升,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稀粥。

3、在粥里加入胡萝卜丝、芹菜末、番茄块、食用油,稍煮即成,最后调入食盐、味精、香油即可。

功效:

春季肝阳易动,常使人上火头痛、眩晕目赤,常饮此粥可滋阴养肝、清肝明目。

山药薏米粥

准备:

山药30克、薏米30克、莲肉(去心)15克、大枣10枚、小米50~克、白糖(冰糖)少许。

做法:

将山药、薏米、莲肉、大枣与小米共煮粥,粥熟后,加白糖少许。

功效:

山药补脾益气养阴,薏米清热利湿健脾。此粥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虚、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肢体无力等症。

除了薏苡仁党参粥、胡萝卜芹菜粥、山药薏米粥之外,能祛脾湿的食物还有很多,如茯苓、芡实、小米、冬瓜、莴笋、扁豆、蚕豆、鲫鱼等,在春季的日常饮食中,可多吃这类食物。

保健/三个动作强脏腑

  在雨水前、中、后三天做下述养生运动,可提高肾、肝、脾脏腑经络功能。漱口吞津   每日上午10时前后,用舌体搅拌口腔,产生唾液后慢慢咽下,每日36次,可以清除大部分有害物,有益健康。   中医认为,唾液在体内化生为精气,为生命须臾不可缺少的物质,具有强肾益脑等作用。撮谷道   即做收缩肛门的动作,其具体做法概括归纳为“吸、舔、撮、闭”四字诀:放松全身,将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配合收气,舌舔上腭,向上收提肛门,稍闭气,然后慢呼,全身放松。   每天坚持做十几次,每次2~5分钟,可以促进肛周血液循环,防治静脉瘀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内痔、外痔、肛瘘、慢性肠炎等;   同时对治疗和预防冠心病、高血压、下肢静脉曲张等慢性疾病有显著效果。揉腹   即用手来回擦或搓胸和骨盆之间部位,最佳时间为每日上午10时前后。   每次先用右手大约在胃腔部按顺时针方向揉次,然后下移至肚脐周围揉次,再用全手掌揉全腹次,最后逆向重复一遍。   中医认为,腹为人体“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脾胃居中,负责运化水谷精微和统摄精血神液来充养敷布全身,令五脏六腑常壮无恙。   通过揉腹,可以收到调理脾胃,通和气血,培补神元等功效。

(图片仅供参考,请以实际图片为准!)

百大金鼎期待您的光临!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qiucz.com/dwgl/50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