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案子宣判了。这是一位叫做李春凯的哥们,他有个习惯,每天晚上睡前都要喝几口白酒。这个习惯平时他没有在意,觉得睡一觉起来就能恢复正常了。
谁料有一次,第二天中午他与别人发生了剐蹭,交警来一测酒精含量,显示是醉酒驾车!结果,他被刑事拘留,之后判处拘役三个月零十四天,缓刑四个月,还罚了元。
看到这里,许多朋友也许会很担心。有时候晚上聚会喝酒,可能会喝得比较晚,第二天开车上班会不会也算酒驾?
喝了酒以后多久才能开车?怎么判断第二天酒精是否已经分解?
资料显示,成年人的酒精分解代谢平均速度是15毫升/小时。但不同种类、酒精浓度不同的酒,代谢时间是不一样的。下面的数据可以当做一个参考。
一瓶ml,38-56度的白酒,代谢时间为12-21个小时。
一瓶ml,10-20度的红酒,代谢时间为5-6个小时。
一瓶ml,3-5度的啤酒,代谢时间为1.2-2个小时。
一瓶ml,18-22度的黄酒,代谢时间为6-11个小时。
不仅如此,代谢速度还受性别、年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代谢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喝了酒以后多久才能恢复正常水平,这个数据是因人而异的。上面只是一个平均值,精确到每个人很困难,可千万别按这个速度算计着没事儿了就开车上路啊!
那该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晚上喝酒以后第二天一早开车。虽然每个人实际情况不同,但是一般来说,晚上喝完酒到早上起床之间的这七、八小时,确实不足以将酒精代谢。更别说如果喝到凌晨两三点,那早上开车基本是一查一个准的。
交警建议,饮酒后至少间隔24小时再开车。无论喝多喝少,毕竟酒驾有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害人害己。珍惜生命,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有些食物、药品里含有食用酒精曾经有过这样的新闻:一位先生吃了蛋黄派,结果开车时酒精测试超标了。除了蛋黄派,腐乳、酒酿、漱口水、藿香正气水等等也含酒精。不过,吃了含酒精的食品药品,只要稍等片刻,口腔中酒精指标一般会出现显著下降。
而且,交警部门认定酒后驾车是以血液中酒精含量为最终认定标准的。出现这种情况,如果片刻后仍然超标,可以进行血检来最终认定。
来源:中国新闻网(cns)
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
饮酒后至少间隔24小时再开车...觉得有用的点个大拇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