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是城市交通的运输动脉,近两年,在遭遇疫情冲击、政府补贴不到位及市民出行方式转变等多重打击之下,公交企业活得是越来越难,公交服务水平始终没有明显提升。
最近在沈阳公交车里发生了一些小事,却能客观代表整个行业的现状,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车辆维修不到位
在浑南一线车厢里,车内下起了小雨,有网友留言说是空调压缩机坏了。
公交司机为了乘客着想,用绳子把侧边一排座椅围了起来,避免大家坐车的时候被“淋雨”。
这个线路的用车不算旧(上线3年),显然,车辆的维修工作没到位。
缺钱,或许是公交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2、部分线路龟速,车隔大
这是网友昨天发来的消息,小编第一时间联系到了车队,车队长态度很好,表示将认真处理此事,同时也道出了其中的心酸无奈。
路使用的五洲龙车辆所在的生产厂家已经倒闭,车况较差,故障率高,龟速行驶是车辆自身故障所致。
受去年疫情影响,路客流锐减,车隔增大,靠行驶里程挣钱的公交司机收入降低,不少司机都辞职离去。目前仅剩16名驾驶员,如果再赶上轮休病事假,可能上线的更少。
一条往返近50公里的线路,只上线10多辆车,可想而知,车隔能不大吗?
有车没人开,路的困境,只是沈阳公交现状的一个缩影。
说到底,还是差钱。公交驾驶员早出晚归,每个月只能拿到多块钱,而即便如此,还要面对市民的不理解。
很多市民都认为:“你们公交车不都是归政府管吗?政府不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吗?”
而事实上,在别的大城市,公交确实是归政府的,但在沈阳,有些特殊。
据了解,沈阳有10多家公交企业,有国企,有股份制,有民营,有合资,五花八门,种类齐全,但收益和资源分配极不平衡。这样就导致了政府没法进行统一的补贴,听说很多公交企业在当下过得很惨。
3、不开空调
最近沈阳进入了三伏天,公交车上的空调简直就是乘客救命的稻草。绝大多数公交车都能打开空调,但也有个别不开空调或者开得形同虚设的情况发生。
网友“女娲防水”在乘坐路公交车时,就遇到了车内35度,人多拥挤却不开空调的情况:
网友sunclothes反映,乘坐路公交车时遇到了“四不开”的情况,除了不开空调(空调开得不好)以外,还不开USB充电口(没电)、不开车厢内的站位显示屏、不开车前的LED显示屏。
这么新的车当旧车用,如果不是因为司机怕费气费电导致扣工资,小编实在想不出到底有啥理由不开空调。
4、口罩戴还是不戴?
最近,国内疫情好转,尤其是北方城市,大家出门很多人都不戴口罩了。
然而,公共交通工具上还是要求必须戴口罩的。但每个人都难免会有忘记戴口罩的时候,此时该怎么办呢?
一位老年乘客讲述了当天从浑河堡到五里河的遭遇。老人登上路,刷完卡后发现自己忘记戴口罩了,跟司机好说歹说就是不让上车,司机扬言:“不下车就不开车!”
那股子东北汉子的劲儿上来了,画面感十足......
无奈,老人只能下车。紧接着登上路,问自己忘记戴口罩了能否有办法坐车回家?司机说没有口罩就不能上车,干脆利落。
最后,老人又同样问路司机。路司机说:“不戴口罩不能坐车,但你上来吧,我给你个口罩。”随后司机站起来从座椅后面拿出一个新口罩给了老人。老人感激涕零,致信我们小编,讲述了这件小事。
事件中,每一名公交司机的做法都没有问题,严格执行防疫措施都是好样的,但比较起来看,个中滋味还是不太一样。
如果那位老人就是我们自己呢?
5、只接受现金
这个话题都快成沈阳公交一个特色了。
十年前,那个时候大家都呼吁、这样的郊区线路尽快实现刷卡,当时相关部门以补贴为由拒绝了乘客的诉求。
如今,在人们不带现金出门的当下,大家又开始呼吁、这样的郊区线路尽快实现“刷码乘车”,不刷卡也行,至少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