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数病人有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病史。
2.肛旁反复流脓、出血。
3.局部常有瘙痒。
1.全身检查
2专科检查:肛门周围见1个或多个瘘口,挤压有少量脓性或黄水样分泌物溢出,常可扪及一条索状物进入肛管内。2.直肠指检大多数于肛管或直肠下方可触及内口,用探针自外口探入,手指可有感觉,此为完全性肛瘘。
1.X线检查,胸部透视或照片,以排除有无肺结核,如有肺结核应检查局部是否为结核性肛瘘,瘘管造影有助于诊断。
2.直肠镜检查,注意有无内口和内口距肛缘距离。
根据上述病史,体格检查或辅助检查较易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中医治疗:
1.一般治疗:调饮食情志。
2.中药内服治疗:分三期。早期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方用仙方活命饮;中期扶正去邪,排毒敛疮,方用托里透脓散。后期;补益气血,生肌敛疮,方用八珍汤。
3.中药熏洗治疗方用五味消毒汤加乳香没药以解毒敛疮。
手术治疗:应找到瘘道内口,切除或切开全部瘘管,才能根治。
(1)瘘管切开术:适用于瘘管在提肛肌和肛管直肠环下方和通过环下1/3的瘘管。
(2)挂线疗法:适用于瘘管在肛管直肠环上方或通过环上2/3的肛瘘。
(3)肛瘘切除术: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全部切除瘘管。
(4).结核性肛瘘:先治愈肺结核后,再行肛瘘的治疗,否则手术后易复发。
1.治愈:去除病灶,症状体征消失。切口愈合良好。
2.好转:病因明确,治疗后症状好转。
达到临床治愈、好转标准,切口愈合,可出院。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