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的病因病理
1、肛门直肠瘘是病理性原因导致的肛管或肛门直肠部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异常管道,简称肛瘘(analfistula),中医学中被称为痔瘘或肛漏.
2、典型的肛瘘包括原发性内口、瘘管和外口,其特征为内口多位于齿线肛窦处;瘘管位于内、外口之间的肛门直肠周围组织;外口位于肛周皮肤,且经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
3、其发病年龄多在18~50岁的青壮年期,男性显著多于女性,
4、至清末,《外证医案汇编》首次本病命名为“肛漏”。
5、中医学病因
(1)肛痈溃后,湿热余毒未尽,蕴结不散,
(2)痔久不愈成瘘
(3)外感风、湿热、燥、火邪所致
(4)气血不足或阴经亏损
6、现代医学对病因的认识,绝大多数肛瘘,由肛腺感染引起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脓出后发展而成
肛腺感染引起的肛周脓肿破溃后可形成肛瘘,
(1)内口处原发感染病灶的存在:
(2)肠内容物自内口可继续进人病灶
(3)引流不畅:
除大多数肛瘘由肛腺感染引起外,少数还可由其他因素导致:
(1)直肠肛门损伤:
(2)肛裂反复感染
(3)结核病
(4)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
(5)直肠、肛管癌
(6)医源性因素
7、病理:典型的肛瘘在病理结构上可分为内口、瘘管和外口三部分。
8、内口:肛瘘内口一般只有1个,少数可有两个,多个内口者少见。内口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肛瘘的原发性内口一般位于其原发感染灶,继发性内口大部分是医源性的
8、瘘管
(1)瘘管的分类:瘘管是连接内口和外口的炎性管道,可分为主管和支管。主管指连接原发内口和外口的管道。支管是主管与继发性外口相连的管道。
(2)瘘管的炎症:瘘管在形成阶段,其内部炎症以肉芽肿性炎为主,肉芽肿性炎是一种特殊的增生性炎,以肉芽肿形成为特点;瘘管形成后,炎症则主要是慢性渗出性炎,以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
(3)瘘管的形成:瘘管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纤维性修复过程。外壁主要由瘢痕化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内壁主要成分仍为不断坏死和增生的肉芽组织。
9、外口是瘘管通向肛周皮肤的开口。原发性外口是肛周脓肿首次破溃的溃脓口,继发性外口是肛瘘炎症蔓延扩散后所形成的新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