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盆腔核磁、直肠腔内超声如同“火眼金睛”,使得肛门直肠局部解剖日益清晰、直观,临床医师可以直接掌握或者给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换句话说,掌握的信息越多,综合分析的越透彻,距离疾病的本质则愈近。
如复杂性肛瘘的感染可能沿肌肉间隙在不同平面走窜或者累及不同间隙,既往多依赖于肛门直肠指诊初步判断内口及感染区域,而不同医师在这方面多存在偏差和不确定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屡有发生,难以形成定论。同时瘘管距离肛门直肠较远,指诊的不确定性较大,很难界定肛瘘的分型。而核磁、B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补充指诊的不足,通过不同角度形成一个较为立体的肛瘘,更重要的是,瘘管累及的肌肉也一目了然,这绝对是很重要的信息,因为有些肌肉(如耻骨直肠肌)与肛门功能密切相关,需要倍加呵护,治病与功能保护同等重要,以免造成医源性的损害。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了充分的影像支持,临床医师可以根据肛瘘走形设计手术,瘘管累及内括约肌间隙者,可以采用TROPIS术(TROPIS,transanalopeningofintersphinctericspace)切除部分内括约肌保证创面引流通畅,必要时结合挂线引流,最大程度的保护肛门外括约肌。传统的低位切开,高位旷置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核磁的引导下对于手术切除范围(可能损伤那一部分肌肉)、旷置区域的把握更精确。可以说,精准化的诊断技术的适用范围很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