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哟
01
肛肠疾病系列之四
肛瘘,你了解多少?
临床常见最多的肛肠疾病可归纳为四大疾病:痔疮、肛裂、肛瘘和肛周脓肿。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肛肠疾病四大金刚。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肛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疾病。
01
什么是肛瘘?
肛瘘(analfistula),是肛管直肠瘘的简称,是肛管或直肠与会阴皮肤相通的慢性、感染性通道,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口引流的后遗病变,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多位于肛窦,极小部分位于直肠壁,外口在肛周皮肤上。
总之,是肛门内有内口有外口的一个或者多个感染性管道。
02
肛瘘有哪些分类?
根据瘘管位置高低、瘘管的数量,可将肛瘘细分为4类:
低位单纯性肛瘘瘘管位于肛门外括约肌深部以下(靠近肛门),只有一个瘘管。
低位复杂性肛瘘瘘管位于肛门外括约肌深部以下,有多个瘘管和瘘口。
高位单纯性肛瘘瘘管位于肛门外括约肌深部以上(远离肛门),只有一个瘘管。
高位复杂性肛瘘主瘘管位于肛门外括约肌深部以上,有多个瘘管和瘘口。
低位相对较浅,手术愈合时间较短,高位相对较深,累及肌肉较多,往往需要多次手术才能痊愈,愈合时间也较长。
03
肛瘘的病因有哪些?
基本病因肛管或直肠周围脓肿: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处形成外口,位于肛周皮肤。外口暂时封闭后,局部引流不畅,脓肿再发,封闭的外口再次破溃或在其他位置穿破形成新的外口,如此反复发作,可造成多个瘘管和外口。
其他病因除上述情况外,根据感染的来源不同,肛瘘可继发于会阴部手术所导致的感染,如产后会阴缝合后感染、前列腺、尿道手术后感染等波及肛管直肠引起脓肿和瘘;糖尿病、白血病、结核等患者,因机体抵抗力下降,可经血行感染引起肛瘘;还有一部分继发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直肠肛管癌等肠道疾病。
总之,是肛门里面形成了感染灶,感染原因复杂,外面的漏口只是感染源的外在出路表现。
04
肛瘘的好发人群与诱发因素
肛瘘是肛肠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
诱发因素不良饮食习惯:长期辛辣、油腻饮食可导致便秘或腹泻,增加了肛周脓肿及肛瘘的发生率。不良生活习惯:久坐、熬夜、嗜烟酒、过度劳累均是肛周脓肿及肛瘘的诱发因素,久坐导致肛门内持续高压,熬夜、劳累可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排便习惯改变,继而出现肛周疾病,增加肛周脓肿及肛瘘的患病概率。
05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肛瘘?
典型症状
分泌物流出可持续或间断发作,量少。分泌物通常为脓性、血性、黏液性。
瘙痒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少部分患者并发肛周湿疹。
瘘管排便、排气部分较大的高位肛瘘,由于瘘管位于肛门括约肌外,不受括约肌控制,因此其瘘外口可有粪便、气体排出。
疼痛如瘘管引流通畅,可无疼痛,或仅有轻微发胀不适。当外口愈合,瘘管堵塞时出现疼痛,一般为胀痛或跳痛,引流后症状缓解。
06
肛瘘的治疗
手术是治疗肛瘘的主要手段,基本原则是:去除病灶、通畅引流,尽可能减少肛管括约肌损伤,保护肛门功能。由于肛瘘的复杂性和一些特殊的病理背景,肛瘘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鉴于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特殊病理和生理环境及肛门功能的重要性,“带瘘生存”,亦可作为一个原则加以选择,不应为盲目追求手术根治而忽视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并发症。中药治疗仅限于患者恢复期的调整和暂不适合手术者。
药物治疗肛瘘有间歇期和发作期,间歇期无明显症状,此时可不用药,发作期出现流脓、红肿、疼痛等症状,如果不能立即手术,可采取药物治疗暂时缓解症状。
外治肛门局部用中药药液坐浴、熏洗,或高锰酸钾洗液温水坐浴,配合外敷抗菌软膏;
抗生素急性感染发作期或有全身感染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
07
肛瘘的预后调护
家庭护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排便,每日排便后温水坐浴,保持肛门清洁对预防感染有积极作用。家人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