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树篇之常见病害图谱以及防治措施

核桃树常见病害图谱以及防治措施:

核桃黑腐病

核桃黑腐病,由真菌Macrophomasp.侵染引起,主要为害果实。

主要为害果实。果实前期染病,青皮上发生褐色小点,逐渐扩大变成黑褐色,果肉腐烂。病菌可以侵染到果仁部分,最后整果腐烂,干缩脱落。果实后期染病,病斑扩展较慢,由于内果皮硬化,果肉虽然腐烂,但不烂到果仁,也不易脱落,损失较小。也可侵染嫩枝、嫩叶及花,该病盛发期在雨季。

防治/核桃黑腐病

(一)选育抗品种是防治该病的重要途径之一,核桃选优应把抗病性作为重要指标之一。(二)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使用杀菌剂是防治该病的比较有效的措施。传统上使用1:1~2:式波尔多液,农用硫酸链霉素5月中旬喷第一次,以后每隔15天左右喷药1次,共喷2~3次有较好的效果。(三)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苗壮树;合理修剪,降低小气候湿度;及时清除病叶、病果、病枝,减少田间病原。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

1、发病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病果、病叶、病枝等。

2、拉秧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残体。

3、对保护地、田间做好通风降湿,保护地减少或避免叶面结露。

4、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适量灌水,阴雨天或下午不宜浇水,预防冻害。

核桃炭疽病

(一)危害核桃症状:

核桃炭疽病一般在每年的7月下旬开始出现危害果实的症状。

核桃炭疽病具有潜伏期长、发病时间短、爆发性强的特点。其病原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的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L=Glieosporiumrugonmculans(Berk)Thtim,该病是核桃果实成熟后期大量变黑的主要病原。炭疽病一般以老树发病严重,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嫩芽、枝叶。

(二)主要危害特征:

1、叶片上:叶片染病后,病斑不规则,有的沿边缘1厘米处枯黄,有的在主脉两侧呈长条形枯黄,苗木和幼树的芽、嫩枝染病后,常从顶端向下枯萎。会产生带有黄晕的黄褐色到褐色斑点,大叶脉能一定程度上阻隔病斑,小叶脉一般不会影响病斑形成和形状,病斑总体呈现不规则的圆形,大的病斑中间有颜色深浅不等的轮纹,严重的叶片边缘焦糊如烤烟叶状,并卷曲(与黑斑病的主要区别是:黑斑病一般会被叶脉阻隔发展,致使病斑呈现角状;黑斑病颜色更深、没有轮纹。但雨水多、湿度大的情况下,黑斑病也会越过叶脉,形成较大的圆形病斑,但不形成轮纹);

2、叶柄上:叶柄阶段型褐变(与黑斑病的区别是:黑斑病往往伴有纵向开裂);

3、青果青皮上会出现黑色病斑,大小不一,大可至半果甚至全果。大病斑有深浅不一的轮纹,有时有黑点组成的轮纹。病斑圆形近似圆形的病斑,中央凹陷,病部有黑色小点产生,有时呈轮状排列。湿度大时,病斑小处呈粉红色凸起,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发病重时,一个病果常有多个病斑,病斑扩大连片后导致全果变黑、腐烂达内果皮、果肉失去使用价值。发病较轻的时候,核桃壳或者果仁外黄皮变黑,降低出油率和核桃仁产量,或者果实成熟时病斑局限在外果皮,对核桃果仁影响不是很大,

(三)炭疽病的发病规律:

核桃炭疽病是由真菌的胶孢炭疽菌所致。病菌以菌丝体的形态在病枝、芽上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源。病菌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从伤口、自然孔口侵入,并能多次侵染。发病的早晚与高温高湿有着密切的关系,雨水早而多,湿度大,发病就早且重。株行距小,透风透光不良,发病重。发病严重程度与品种有很大关系,早熟核桃容易得病,尤其是薄壳的,晚熟品种抗病。

(四)防治措施:

及时清除病果病枝叶,集中烧毁,减少发病来源。加强管理,合理施肥,注重增施有机菌肥微量元素肥,加强修剪工作,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以利于控制病害的发生。及时摘除病果,并喷施核桃炭疽病特效药70%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开花后发病前,尤其是雨季提前喷施以上药剂,防治效果较好。

核桃腐烂病

(一)病害症状及原因:

病原为Cytosporajuglandis(DC.)Sacc.称胡桃壳囊孢,属半知菌类真菌。病菌以菌丝体或子座及分生孢子器在病部越冬。翌春核桃树液流动后,产出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或昆虫传播,从嫁接口、剪锯口、伤口等处侵入,病害发生后逐渐扩展,直到越冬前才停止,孢子器成熟后涌出孢子角。生长期内可发生多次侵染。4~5月是发病盛期。

核桃病害中影响比较大的一种疾病,此疾病主要危害核桃苗(树)主干和主枝的树皮,发病率较高,而且传染快,不严重的话,造成核桃树势衰弱,严重的话全株死亡。尤其是在核桃幼树期危害更大。

发病条件:海拔较低的核桃苗发病率较高,苗地湿气过重,土壤贫瘠,排水不好,多雨季节。

(二)症状:树枝病斑初期呈暗灰色,水渍状,稍微肿起,病树皮变为黑褐色,有一股酒糟味。后期出现小黑点,病斑开始以十字方向发展,树皮纵向裂开,会流出黑水。当病斑在树干大约一周后,幼树会全株死亡。大树主干染病初期会隐藏在树皮部,外部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当一段时间后,树皮会裂开,流出黑水,风干后会发亮,像刷了黑色的油漆一样。营养枝或2年以上的生侧枝染病后枝条会慢慢失去绿色,皮层和木质部分离,从而失水干枯。

枝条染病:一种是失绿,皮层充水与木质部分离,致枝条干枯,其上产生黑色小点。另一种从剪锯口处发生明显病斑,并沿梢部向下或向另一枝蔓延,环绕一周后形成枯梢。

(三)防治方法

(1)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2)在早春及生长期及时刮除病斑,刮后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涂抹。

(3)在冬前先刮净病斑,然后涂白涂剂防止树干受冻,预防该病发生和蔓延。

发病规律:病菌会从嫁接口,伤口等地方侵入核桃树从而发生病斑,病斑扩散主要是在雨水较多的时候,像春和夏这两个季节。

核桃黑斑病

核桃黑斑病是细菌性病害,也叫核桃黑,是核桃果实和叶片的主要病害,核桃产区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该病主要危害核桃果实、叶片、嫩悄、芽和雌花序。造成果实变黑、腐烂、早落,使核仁干瘪减重,出油率降低,甚至不能食用。一、症状:

果实病斑初为黑褐色小斑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黑色病斑。无明显边缘,周围呈水渍状晕圈。发病时,病斑中央下陷、龟裂并变为灰白色,果实略现畸形。危害严重时,导致全果迅速变黑腐烂,提早落果。幼果发病时,因其内果皮尚未硬化,病菌向里扩展可使核仁腐烂。接近成熟的果实发病时,因核壳逐渐硬化,发病仅局限在外果皮,危害较轻。叶上病斑最先沿叶脉出现黑色小斑,后扩大成近圆形或多角形黑褐色病斑,外缘有半透明状晕圈,多呈水渍状。后期病斑中央呈灰色或穿孔状,严重时整个叶片发黑、变脆,残缺不全。叶柄、嫩梢上的病斑长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稍凹陷,病斑绕枝干一周,造成枯梢、落叶。二、发病规律:

细菌在病枝、溃疡斑内、芽鳞和残留病果等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季借雨水或昆虫将带菌花粉传播到叶和果实上,并多次进行再侵染。细菌从伤口、毛皮孔或柱头侵入。病菌的潜育期一般为10一15天。该病发病早晚及发病程度与雨水关系密切。在多雨年份和季节,发病早且严重。在山东、河南等省一般5月中下旬开始发生,6一7月为发病盛期,核桃栽植密度大、树冠稠密,通风透光不良,发病重。一般本地核桃比新疆核桃感病轻,弱树重于健壮树,老树重于中、幼龄树。三、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栽植密度及合理整形修剪,使树体结构合理,枝叶分布均匀,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2)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树势,增强抗病能力;及时剪除或清除病枝、病叶、病果,核桃采收后脱下的果皮,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菌源。(3)及时防治核桃举肢蛾等害虫,采果时尽量少采用棍棒敲击,避免损伤枝条,减少伤口,也就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4)发芽前3月上中旬仔细喷一遍度石硫合剂,发芽后、花期及花后可喷70%甲基托布津+农用硫酸链霉素,5-7月份每隔15天喷一次,可与乙蒜素、草酸铜或1:0.5:的波尔多液等药剂交替使用,以防产生耐药性。

核桃褐斑病

一、症状:

为害叶片、嫩梢和果实。先在叶片上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间灰褐色,边缘暗黄绿色至紫褐色。病斑常常融合一起,形成大片焦枯死亡区,周围常带黄色至金黄色。病叶容易早期脱落。嫩梢发病,出现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黑褐色病斑,边缘淡褐色,病斑中间常有纵向裂纹。发病后期病部表面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果实上的病斑较叶片为小,凹陷,扩展后果实变成黑色而腐烂。

二、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在被害叶片和枝梢上越冬。越冬后的病叶和枝梢,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仍能产生孢子,随风雨传播。果实在硬核前易被病菌侵染,晚春初夏多雨时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1,加强核桃栽培的综合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特别要重视改良土壤,增施肥料,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2,春雨来临前,彻底清扫核桃园,及时清除病枝叶,深埋或烧毁。

3,药剂防治可参考核桃黑斑病

核桃枯枝病

主要危害枝干,造成枝干死亡,树冠逐年缩小,产量下降。

一、病害症状:

1~2年生的枝梢或侧枝受害后先从顶端开始,逐渐蔓延至主干。受害枝上的叶片变黄脱落。病枝皮层逐渐失绿,变成灰褐色,干燥时开裂下陷露出本质部,当病斑扩展绕枝一周时,枝条逐渐枯死,在病死枝干的皮层表面产生许多1~3mm的黑色突起小点。

二、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枝上越冬,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病菌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通过各种伤口侵入枝干的树皮,逐渐蔓延。一般5~6月开始发病,初期病斑不明显,随着病斑逐渐扩大,皮层枯死开裂。7~8月为发病盛期,到9月以后停止发病。发病轻重与树势强弱,空气湿度、栽植密度有密切关系,一般衰弱和老龄树易发病,空气湿度大或雨水多的年份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1、适地适树,合理密植,加强土、肥、水和树体管理,增强树势,提高其抗病力。

2、彻底清除病枝,枯死枝、病死株,集中烧毁,冬季进行树干涂白,保护树体免受冻害,减免伤口的发生,减少病菌的侵染途径。

3、雨季到来前至发病高峰期,用70%代森锰锌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3次。

核桃白粉病

一、病症:

危害叶片幼芽和新梢,造成早期落叶,甚至苗木死亡,7月一8月发病,发病初期叶片退绿或造成黄斑,严重时叶片扭曲皱缩,幼芽萌发而不能展叶,在叶片的正面或反面出现圆片状白粉层,后期在白粉中产生褐色或黑色粒点。防治方法:连续清除病叶、病枝并烧掉,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和抗病力:7月份发病初期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喷施。

二、防治方法

1、秋末清除病落叶、病枝,集中销毁。

2、加强管理,合理灌水施肥,控制氮肥用量,增强树体抗性。

3、发芽前喷布波美1度石硫合剂,减少菌源。发病初期喷洒20%三唑酮乳油倍液或2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倍液、推荐使用核桃白粉病特效药70%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

70%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可用于的防冶多种真菌及细菌病害:

携手金利,做农资我们是认真的!!!

常按图片中







































白癜风治法
白癜风怎样快速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qiucz.com/glyw/1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