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结直肠癌之外,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其他类型癌症
内容来源:《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
作者:SunandaV.Kane
主译:曹倩
出版发行:浙江大学出版社
重要提示:本文作者为美国医生,文中提到的药物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信息仅供参考,不可直接用于指导治疗。药物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信息,应遵循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批的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
一、淋巴瘤
淋巴瘤是淋巴细胞癌(T细胞和B细胞是构成淋巴结的白细胞中的两种)。其主要有两种类型,即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这个分类取决于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和它们的基因组成。
在美国人中,淋巴瘤的患病风险与年龄明显相关:19-25岁的人群患病率为(2-3)/10万;6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上升到(39-54)/10万。
目前,已发现许多的危险因素,包括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的常见诱因),接触某些杀虫剂,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或者炎症性肠病。
有些研究否认炎症性肠病患者患淋巴瘤的风险会增加,但大多数人认为其风险确实增加了。
这是因为法国一项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随访研究数据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或生物制剂等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有患淋巴瘤的风险,这个风险大概是正常人的2-4倍。
因为淋巴瘤的患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定要考虑这种可能性。
记住,大多数临床医生确信使用控制肠道炎症的药物的好处远远大于患淋巴瘤的风险,所以我们应该像对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样,继续使用这些药物对炎症性肠病进行常规治疗。
有一种类型的淋巴瘤,常见于青年男性,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明显相关。
根据以往的经验,这种癌症往往与硫唑嘌呤的使用有关,但最近有一部分同时使用英夫利西单抗和硫唑嘌呤的患者被确诊患有淋巴瘤。
这种T细胞淋巴瘤的恶性度很高,被称为肝脾T细胞淋巴瘤,以示与大多数B细胞淋巴瘤的区别。
因为它是由T细胞组成而非B细胞组成的,所以这种淋巴瘤对于化疗药物不敏感,也很可能是致命的。
在我们开始给儿童使用英夫利西单抗之前,这个肿瘤发生于那些服用硫唑嘌呤的患者。
但随着英夫利西单抗在儿童炎症性肠病患者中使用率的上升,淋巴瘤的数量也随之上升。
因为这类淋巴瘤最常出现在20岁以下的人群中,现在有针对年轻患者使用英夫利西单抗的特別警告并且已经停止对年轻患者联合用药。
由于这一风险,大多数年轻患者也不再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
现在还不清楚其他生物制剂的使用是否会导致相同的风险,但就目前而言,对于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的年轻患者,建议单独使用英夫利西单抗进行治疗。
淋巴瘤的症状具有非特异性,有时仅凭CT扫描显示淋巴结异常肿大就能发现淋巴瘤。相关症状还包括贫血、乏力、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盗汗和发热。
由于这些症状也能出现在其他疾病中,因此,淋巴瘤的诊断还应包括系统全面的身体检查,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处触诊寻找是否有异常肿大的淋巴结。
另外,也许还需要做X线检查。血液检查可能不需要。
炎症性肠病合并淋巴瘤的患者对化疗的应答率与普通淋巴瘤患者的相似,化疗作用于全身的免疫细胞,通常会使疾病进入缓解期。
下面请看一个病例:
赖先生患小肠克罗恩病很长时间了。进行定期复查时,我们注意到他的体重减轻了几磅。
赖先生来就不重,所以我问他是否注意到自己的体重减轻了。他说没有,只是感到有点疲劳,以为是工作累的。
6个月后再次复查时,赖先生的体重减轻了更多。他说晚上还盗汗,这种情况以前从来没有过。
X线检查显示他的小肠中部有一个新的狭窄处,因此,进行了手术治疗。
术后显示该小肠狭窄处是由于淋巴瘤所致的,而不是克罗恩病的瘢痕组织所致的。
赖先生有部分淋巴结已经有转移,经过一个疗程的化疗之后,他感觉好多了,身上有力了,体重也逐渐恢复正常了
二、胆管癌
胆管癌是发生在胆管的癌症。它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癌症,通常与那些可引起胆管炎症和胆管瘢痕的疾病有关,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因此,炎症性肠病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监测肝酶的变化,尤其是碱性磷酸酶,这项指标升高表示胆管异常。
诊断需要依靠异常的血液检查报告,确诊前通常没有临床症状。如果肿瘤生长影响到胆汁的流动,则可能出现黄疸。
胆汁流动不畅也可以沉积在皮肤,造成弥漫性皮肤瘙痒或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及腹痛。
胆管癌的确诊通常需要借助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多种手段。
胆管癌的治疗非常困难,因为通常直到疾病进展到晚期才会被发现。对有些癌症没有向肝外扩散的患者可以做肝脏移植手术。
三、罕见肿瘤
长期瘘管也有可能发展成肿瘤。这种情况非常罕见,都是以个案报道的。肛门周围的瘘管也会癌变,但在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常常被忽略。
因此,如果您患有难以治愈的肛瘘超过10年,那么肛瘘大小和外观的监测就显得格外重要。
小肠癌是另一种跟克罗恩病相关的罕见肿瘤。跟结直肠癌一样的是,长期的小肠炎症及瘢痕会使肠道出现异型增生并发生癌变。
小肠克罗恩病患者需要定期做X线检查,以警惕小肠淋巴瘤和小肠原发癌症。
需要注意的变化包括:肠道是否不规则地变窄或者肠壁是否增厚。
关于大约多长时间需要做一次X线检查,目前还没有标准方案可供参考,因为在没有临床症状的情况下,射线照射本身就有致病的风险。
但磁共振成像(MR)技术的日渐普及,能有效降低这种射线照射的致病风险。
声明:本文已获得浙江大学出版社授权转载,原文版权归浙江大学出版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在线了解或购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浙江大学出版社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