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肛肠科创始人姜怀琳有关史实

  不久前,医院杨向东院长(我们都是曹吉勋教授的研究生)要我了解一下姜怀琳的情况,同时寻找她的照片,为此我进行了调研。因为我的老师朱秉宜教授告知我医院辞职后是回到老家江阴的,于是我将调查的起点设在江阴。首先我给大学同班同学俞勤龙(江阴市卫生局副局长)联系了,俞勤龙医院基层中医指导科科长花海兵(江阴市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江苏省中医名家流派研究会常务委员)联系。我与花海兵约定于年12月16日到江阴实地调查。年12月16日我一人驱车来到江阴,花科长预先安排夏秋钰医生(姜怀琳徒弟承鹤的外孙女)迎接我。见面后我们一起到姜怀琳的侄女姜瑞先家,得到了姜瑞先全家的热情接待,见到了一些珍贵的照片,通过姜瑞先及其家人了解到了一些姜怀琳的史料还有其他情况。回宁后又先后通过与姜瑞先和承鹤家人,以及承淡安外孙女梅家真等人的   婚后,姜怀琳始终不懈地支持承淡安先生的事业,与承淡安先生同甘共苦。

图1 姜怀琳与承淡安

承淡安先生于年秋完成《中国针灸治疗学》,申明为读者解答书中问题,保证学会,引起各地很多读者来望亭当面学习,年到望亭学习针灸的人多起来,因为房屋不够,就于春节迁社至无锡南门外湾头上,经常有十多个学生实习,学习期限约二、三个月,上午做针灸门诊,下午讲课。年的秋末承淡安赴日考察,年夏自日本返国。回国后办中国针灸讲习所,为发扬推广针灸,承淡安倾其所有二千元为开办费。所有课程,除按照日本办法安排外,还增设“内经”“医论”二科。据承淡安先生自传,在承淡安完成《中国针灸治疗学》以及在开始办社时一段穷困时期,姜怀琳予以不少帮助。姜怀琳因在怀孕后因操劳过度而小产,小产后仍无休养,因体力暗损渐致多病,导致其终身未育。

承淡安先生素有民族气节,年秋末,因日敌入侵其家乡,为避免被强迫为日伪做事,承淡安不顾母亲反对,毅然放弃在家乡的事业,离开家乡,入蜀避寇。一路颠沛流离,避难过程中仍不忘素志,坚持行医、授课、带徒、办讲习班。姜怀琳一路跟随承淡安先生辗转于江西、湖南、重庆、成都等地,备受艰苦。在成都期间,姜怀琳向著名痔瘘病专家黄济川学习痔科(年)。承淡安在川九年,活人无算,培养针灸人才近千人。抗战胜利后,择居苏州。

初到苏州时,承淡安因心脏病复发等原因所限,只能勉力行事,主要帮助姜怀琳发展痔瘘科业务,同时将战前针灸社印行剩余之针灸图书数百件出售,补偿日用。这样坚持到解放以后,经济状况才逐渐好转。

年春,承淡安姜怀琳在苏州司前街83号设怀安诊疗所。怀安诊疗所的名称,从姜怀琳的名字中取了一个“怀”字,承淡安的名字中取了一个“安”字合成的。姜怀琳兄长姜文浚(字正从)书法甚好,为怀安诊疗所书写了牌匾。后承淡安又开设了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先后出版著作20余种,主编杂志57期,函授学生逾万人,实习生达千人,业绩恢宏,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

  年承淡安应政府召聘,迁散学社,9医院工作,11月被任命为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校长,被选为省人民代表,并参加了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和赞扬。年承淡安成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医界仅2人),并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等职。期间,姜怀琳随承淡安赴南京工作,医院老楼宿舍,周末有时回南京大行宫住处。

  图2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基层小组成员等在“怀安诊疗所、中国针灸学研究社、痔漏专科姜怀琳诊疗院”门前合影留念(梅家真提供)

  图3年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师生合影(姜瑞先提供)

承淡安为中医针灸事业奋斗四十年,积劳成疾,到临终前仍在研究灸法效用。年承淡安先生去世后,姜怀医院请辞回到了苏州,后在苏州大石头巷44号开设私人门诊,病人甚多。据其外孙女说文革时姜怀琳诊所停业。文革结束后,不断有患者上门求诊,姜怀琳也发挥余热,为病人解除痛苦。

图4 姜怀琳老年时的照片(姜瑞先提供)

二、医院肛肠科

  医院于年秋成立后,各临床科室陆续成立。据朱秉宜主任介绍,年10月份,25岁的他从苏州被调入医院,在从苏州到南京的火车上,经当时的医院医务部主任徐浩介绍,认识了姜怀琳女士,当时姜怀琳已经45岁。通过徐浩的介绍朱老知道了姜怀琳是承淡安先生夫人。

图5 在医院工作时的姜怀琳(梅家真提供)

  姜怀琳与朱秉宜调入医院时,当时的院长已经是邹云翔先生。医院还在石婆婆庵开诊。医院原址,位于现南京人民大会堂后面,是一座只有十几个房间,约多平方米的二层楼房(因我97年起曾住在那个楼房中3年,所以对那儿的情况比较熟悉)。医院规模较小,医院只设有内科和针灸科病房,其余科室没有病房,只有门诊。

图6 年医院在南京市石婆婆庵成立的旧址(医院提供)

  年2、3月份,医院门诊与病房搬迁到汉中路莫愁路口,即现在的医院北院的地方。搬迁到汉中路后,由姜怀琳和朱秉宜负责筹办我院的痔瘘科,因当时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设科主任,没有负责人,因此姜怀琳和朱秉宜都是医院肛肠科的创科人。

  图7 年时的姜怀琳(图中右起第2为姜怀琳,姜瑞先提供)

据朱秉宜教授介绍,姜怀琳每天上午出诊,看病是限号的,只看10个病人,做3个枯痔疗法治疗。据姜瑞先回忆,姜怀琳到南京后起初一般都正常上班,直到承淡安病重为止。姜怀琳上午给患者看病及给病人做枯痔疗法治疗,下午还会查病房和给病人换药等。姜瑞先回忆说年有一个周六下午四点她到南京大行宫住处看望姑父姑母时,医院工作没有回到家。当时肛肠科病床有4张(当时全院只有60张床,二个病区),住院的患者都用枯痔散治疗,肛瘘患者则在门诊作挂线治疗。挂线采用的是芫花根药线,采用轻轻扎紧挂线的方法。姜氏鼓励挂线治疗后的患者多作活动,因为当时用的是重力挂线,即在药线上系重物以帮助药线加强切割作用,多作活动有助挂线切割瘘管,使瘘管早日脱落。朱秉宜教授回忆说:“姜怀琳的肛瘘挂线治疗做得非常漂亮!”。

因床位限制,诊疗能力不足,当时肛肠科的住院预约病人已经达到余人。鉴于当时人手不足的情况,年医院从无锡抽调了当时在省内最有名气的丁氏痔科的第八代传人丁福华,还有其儿子丁义成、曹慧珍(丁福华妻,护士)、顾淑芳(丁义成夫人,护士)共4医院肛肠科工作。

据朱老讲,医院还派了邹惟德到肛肠科协助工作,帮助整理临床资料。邹惟德编写了一本《肛门痔漏病中医疗法》,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我从《孔夫子旧书网》淘来了这本书,发现该书中的确有姜怀琳和朱老的处方,也有黄济川枯痔散和丁氏枯痔散的处方等。

  年7月10日下午11时半承淡安因病殉于苏州寓所。此后不久,医院打报告,称因为体弱多病,决定辞职回乡养病。医院同意了姜的请辞报告,姜怀琳于年下半年离开了医院。据朱老讲,姜怀琳的人事档案后医院。

 三、姜怀琳的学术传承

  姜怀琳于年拜师于黄济川,当时黄济川收徒弟有个规矩,即只收男弟子不收女徒弟,可能因为承淡安的关系,黄济川破例收姜怀琳为徒。

图8 黄济川像(来自于百度百科)

据朱秉宜教授说,姜怀琳是四川著名痔瘘病专家黄济川的最小的弟子(是否是最小的弟子还有待考证)。医院,即现今的医院,我的师兄杨向东和贺平分别是该院的正、副院长,通过我的介绍,他们知道姜怀琳是黄济川的徒弟。医院一直   据姜瑞先介绍,姜怀琳离开医院回苏州后,主要在怀安诊疗所给患者看病。大约每1~2月回到江阴老家一次。在江阴期间,姜怀琳收了承淡安的堂侄孙江阴华士人承鹤为徒弟,承鹤是姜怀琳在江阴收的唯一的徒弟。姜怀琳先让承鹤去学了一个阶段的针灸,引荐了一些针灸老师让其跟着学习,承鹤学得很快,但后来承鹤在江阴主要从事牙病治疗和针灸治疗,以前在江阴有一定的名气。但承鹤一直未收徒弟,所以姜怀琳在江阴未有再传弟子。承鹤于年因突发中风而病故,其后人也没有从事痔瘘病诊疗的。

图9姜怀琳在江阴的徒弟承鹤(承洁提供)

  通过与承淡安外孙女梅家真的帮助,我知道了姜怀琳在未到医院前,在苏州怀安诊疗院开业时,带有三个徒弟,其中申书文和石筱玉二个人均已经故去,各自的传承不详。另一个叫马惠英的女徒弟,是宜兴人,一直跟在姜怀琳身边,后姜到南京以后,马惠英也跟到医院。我就此事问朱老时,朱老也说姜怀琳的确有一个女徒弟,医院跟姜怀琳学习只有2-3个月时间,后来不知何故离开了南京,也不知她去什么地方了。

  梅家真给了我姜怀琳与承淡安的合影、医院工作时的照片、姜怀琳的三个弟子的照片、马惠英与姜怀琳的合影,甚至还有姜怀琳师傅黄济川的一张照片。但梅家真只知道姜怀琳这三个徒弟的名字和照片,对马惠英的具体情况并不很清楚。考虑到马惠英是宜兴人,我与在宜兴一直在宜兴十里牌医字从事痔漏病诊疗工作、目前已经退休的徐炳生主任联系过,他说他不知道在宜兴从事痔瘘病诊疗的人中有马惠英这个人。因此我推测马惠英未在宜兴工作过。我也曾在无锡与苏州的以往的卫生志上寻找过,也未找到马惠英等人的资料,所有的线索暂时断了。若看到此文的人中,有知道申书文、石筱玉、马家真情况的,盼能与我联系,让我们一起尽可能还原一些历史。

图10姜怀琳与弟子马惠英(后排,梅家真供图)

图11姜怀琳与弟子申书文(梅家真供图)

        图12 姜怀琳家收藏的黄济川像(梅家真提供)

感谢姜怀琳侄女姜瑞先全家、承淡安外孙女梅家真女士、承鹤女儿承洁和外孙女夏秋钰大力支持并提供照片、素材,并为本文部分内容作了精心的修改或提供修改意见!

感谢江阴市卫生局俞勤龙副局长、医院花海兵主任的关心和在此过程中的牵线搭桥作用!

欢迎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比较好
白癜风早期是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qiucz.com/glyw/4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