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已于年3月3日开幕了,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主要组织,政协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图片来自新华网
政协会议万众瞩目,召开地点位于人民大会堂,而全国政协也是有自己的礼堂的,就位于西城二龙路北,太平桥大街二十三号,追溯其历史,可从半个多世纪前讲起。
民主政治圣殿——全国政协礼堂经周恩来总理指示,全国政协礼堂于一九五四年开始筹建,于一九五六年竣工。
属欧式建筑风格,外型庄严、典雅、大方,内部厅堂华丽,是新中国较早的重要建筑之一。
其门额高悬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金光闪烁,十分引人瞩目,尽显庄严宏伟、朴素典雅的民族风格和现代化建筑的非凡气派。
落成后的政协礼堂是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会议场所、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委会的办公场所、也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各民主党派举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动的场所。
其中最重要的活动当属年举办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政协礼堂是当时大会的主会场。
此外,梅兰芳先生在这唱过戏,侯宝林和郭全宝说过相声,大师级艺术家频频在这里献艺,罗马尼亚前领导人齐奥塞斯库还在这里看过电影。
政协礼堂辉煌壮观,意义非凡,却也只是政协大院的“东南一隅”,关于政协大院的历史,得从清朝说起。
顺承郡王府同样位于太平桥大街上的顺承郡王府,始王为勒克德浑,系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礼亲王代善第三子萨哈林第二子。以平定南明政权、招降李自成余部的功绩晋封顺承郡王。
到了清末光绪年间,勒克德浑家第十一代世孙讷勒赫被清朝袭封为第15位顺承郡王,此时这郡王爵位只是个虚设的名号,没有了俸禄收入,更是少了同僚下属的孝敬,门庭冷落车马稀了。
尽管王府里的亭台楼榭依旧,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民国时期,直奉战争爆发,"东北王"张作霖开进北京,将顺承郡王府变成了大帅府。真是县官不如现管,何况人家还有枪杆子。
顺承郡王府殿堂整体如今已迁至今朝阳公园内按原样放置
政协大院到了解放后,换了人间,变了天,顺承郡王府旧址,终于变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办公所在地。
图片来自“鹿鸣55”的博客
王府东路的南端开了全国政协的东大门,北部的廊院变成了内部幼儿园,东墙外还曾停放一辆塔克,惹得孩子们上去玩,但在大炼钢铁时期据说被拉去炼钢了。
那个年代的政协子弟,还会在院子中看到末代皇帝溥仪,他就在东配楼的一层上班,并且在政协大院中举办了婚礼。
在政协工作的溥仪
而在王府西路,则是食堂、锅炉房、澡堂子的所在地,热闹非凡,在凭票供应的年代,这是个粮票、澡票,各种票证漫天乱飞的地方儿。
图片来自“鹿鸣55”的博客
至于王府东南角的马厩和草料场,也就变成了前文提到的政协礼堂。
而太平桥、二龙路一带的王府,可不止“化身”政协大院的顺承郡王府一座。
郑亲王府“史话”功勋铁帽王郑亲王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六子,崇德元年(年)以军功封和硕郑亲王,是清初“八家铁帽子王”之一,享世袭罔替特权。
顺治皇帝福临即位后,济尔哈朗与多尔衮一起辅理国政。他死后,顺治帝为之辍朝七日,赐银万两,置守园十户,立碑纪功,称其“有贞臣之节,有良将之风”。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郑亲王府正门五间,银安殿面阔五间,有丹墀,两侧翼楼五开间,后殿三间,后寝、后楼均七间。郑亲王府自顺治八年至乾隆四十三年,因郑亲王改号简亲王,所以有过九位简亲王,加上八位郑亲王,从清初到清末,共有十七位亲王。
政变惨遭殃在玄机莫测的清朝官场,郑亲王府虽偶遇波澜,却也算承平度日。直到咸丰年间,巨大的厄运降临在济尔哈朗七世孙端华身上。
爱新觉罗·端华
年,咸丰帝临终前,命端华与载垣、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八大臣”掌握朝政,辅佐幼帝,因而与慈禧太后发生尖锐矛盾。
“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人称“鬼子六”
同年11月1日两宫太后抵京,勾结奕訢等大臣,次日发动辛酉政变,将端华、载垣、肃顺等拿下,后将3人处死,没收家产,其余5人革职或流放。
民国七年(年),末代郑亲王昭煦以两千五百元的价格把郑亲王府祠堂的建筑物卖给了新街口南大街路西的高阳李家。一个煊赫家族,一座尊贵王府的历史就此作古。
化身高等学府中国大学创办于民国二年(年),校址位于前门西大街13号,现一六一中学初中部。
位于前门西大街的中国大学原校址
民国十四年(年),中国大学向比利时营业公司借款十五万元,替郑王府解决了同西什库教堂的财务纠纷,取得了郑王府土地所有权。年9月中国大学正式迁入郑亲王府。
沦陷区孤岛“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在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南迁以后,滞留在北平的广大师生不愿进日伪办的“国立大学”任教、上课,纷纷聚集到中国大学。
中国大学成了沦陷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赢得了中国教育界和广大人民的信任和好评。
化身教育部新中国成立后,在高校院系调整中,中国大学各系分别合并到华北大学和师范大学。中国大学停办,校舍归中央教育部。此后教育部一直在此办公,郑亲王府旧址成为制定全国教育政策和管理全国教育事业的中心。
郑王府后殿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称为“逸仙堂”,现在是教育部老干部之家
在办学的30年中,中国大学培养了毕业生2万多名,抗日将领李兆麟、白乙化,曾任过北京市领导的段君毅以及齐燕铭、张友渔等都曾是中国大学的学生。
而鲁迅、胡适、马寅初、张崧年(申府)、张岱年等许多著名学者都曾在中国大学任教。李大钊更是在中国大学教授政治经济学达5年之久。
最美属“惠园”郑亲王府中的“惠园”,被认为是清代北京最美的王府花园。“惠园”在西路,园后为雏凤楼,前有水池,后有瀑布,意境极美。中国大学在郑亲王府内办学时,花园被辟为操场,后来,在花园原址上的是二龙路中学。
在教育部大院的西部,紧挨二龙路中学有几幢灰砖建成的二层小楼。这是20世纪50年代所建的教育部职工宿舍,被称为西一楼、西二楼、西三楼。曾有两位对中国的几代青年人都影响深远的作家在此生活过。
王小波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西三楼一个干部家庭。他的义务教育,是在二龙路小学和二龙路中学分别完成的。之后又插过队,当过工人,上过大学,还在美国读过研究生。直到年4月11日,死于心脏病,英年早逝。
在王小波去世后,他的作品被一版再版,《黄金时代》、《我的精神家园》等被广泛追捧,形成了独特的王小波现象。那些充满了黑色幽默的语言和荒诞离奇的情节,总是被人们津津乐道。
汪国真“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当高晓松用诗和远方俘获众生之际,老读者们会暗自一笑,想起多年前汪国真写给大家的有关远方的真挚寄语。
比起王小波,出生于西二楼并在那里长大的诗人汪国真更为人们所熟悉。不少文艺青年们在中学、大学时的笔记本里都曾留有汪国真那纯美的诗句。毫不夸张地说,汪国真的诗伴随着许多人度过了美好的青春。
汪国真的诗歌有多火?那要问出版商,年在出版界甚至被称为“汪国真年”。
两座相邻的小楼里走出了两位当代有影响的作家,这在中国文学史上也不多见,这是郑王府的造化,更是二龙路的骄傲。
郑王府所在地本叫大木厂,是明代时的皇宫木材储存地,因谐音相近,口口相传,被后世念成了大木仓。
大木仓胡同除了35号郑王府外,31号院落也曾经红极一时,那里一度是内地流行音乐的前沿阵地。
音乐沙龙——国际声像艺术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末,内地的流行音乐刚刚起步,原创寥寥无几,歌手多是模仿和传唱港台通俗歌曲。为了促进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国际声像艺术公司定期开办音乐创作沙龙。
当时活跃在北京的音乐人、词曲作家、乐队和歌手都成了大木仓31号四合院里的常客。人们经常看到,怀抱吉他,头发凌乱的年轻人在大木仓胡同出入。
不久,随着《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心中的太阳》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原创歌曲在大木仓31号问世,内地乐坛的第一个辉煌期终于来临。
这些歌曲在西北民间音乐素材中加入了摇滚因素,风格淳朴、豪放而又清新,受到广大歌迷的喜爱,很快唱遍大江南北,形成一股强劲的“西北风”。
在“西北风”的演唱中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歌手和词曲作者,日后他们都成为中国流行乐坛的中坚力量。
刘欢内地歌坛一哥,代表作品《弯弯的月亮》、《千万次的问》、《少年壮志不言愁》、《我和你》。
毛阿敏内地歌坛著名女歌手,代表作品:《思念》、《绿叶对根的情意》、《渴望》、《天之大》。
崔健内地摇滚乐先锋者,“苦摇”开拓者,代表作《假行僧》、《一块红布》、《一无所用》。
徐沛东内地流行乐坛著名作曲家、音乐人。创作歌曲:《得民心者得天下》、《大地飞歌》、《爱我中华》。
或许是因为教育部坐落于此,二龙路、太平桥一带,一度汇集了三所北京市级的重点中学,在教育资源优势显著的西城区,同样是翘楚之地。
北京八中北京市第八中学,简称八中,最初由年建立的私立四存中学和年建立的北平市立八中发展而来。年,两校合并为北京市第八中学。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做为市重点的八中一直走在北京中学教育领域前列。
年,领先施行素质教育;年起,斥资万元人民币兴建起北京市第一个标准高架操场,地下配有4个篮球馆,并可调节成可容纳人的大会议厅。
年,北京八中体育馆成为奥运会蹦床训练场馆,北京八中游泳馆成为奥运会游泳训练场馆。
而八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于年起开设的"少年班"。这是一群怎样天才的孩子呢?这么说吧,当你18岁,正在分析高考前的一模考卷时,同龄的八中"少年班"学生已经在进行考研复试了,嗷,不对,他们通常都会保研的。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创建于年,西城人习惯叫它实验中学,前身为师大女附中。是北京市首批示范性高中,中国教育部和北京师范大学进行中学教育改革的实验基地。年8月,校址正式迁到二龙路甲14号。
从年开始,实验中学开设了"理科实验班",在之后的十年时间里,为国家的理工科高等院校输送大批优秀生源。
北京三十五中北京三十五中学始建于年,其前身为志成中学,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曾任学校董事会董事。年定为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是西城区的重点中学。
如今,三十五中的初中部搬到了月坛,高中部落户新街口。可老西城们对三十五中的印象多数还停留在位于民族宫后身的老校区那里。
教育口儿说完了,小北再给您说说这一片著名的“钱袋子”。
金融街在太平桥大街平行往西,一条同样南北走向的大街,便是闻名遐迩的金融街了,早在元代,这里叫做金城坊,这里如今还有条金城坊街,名字就来源于此。
元、明、清三朝,这里银号遍地,皇亲国戚和商业巨贾都在这里投资生意,渐渐便成了京城金融中心之一。
到了90年代初,北京市政府正式提出规划金融街,历经十几年的精心建设,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货币资金市场,其国家级金融管理中心地位基本确立。
这里汇集了金融、电信、电力、保险、咨询等产业的余家企业。有高金融监管机构的"一行三会",即人民银行总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
有三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即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
有两大中央结算中心即中央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
另有众多全球著名金融巨头,例如:高盛、摩根、UBS等......可谓是真正的寸土寸金,上亿元的生意在这里都是小数字,"东方华尔街"的称号名不虚传。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这是民国年间,诗人闻一多在路过二龙路南端的臭水沟有感而发创作的《死水》里面的诗句;
早年间的二龙路地区
闻一多一定想不到,眼前这两处低洼的水坑,臭哄哄的味道,多年后的今天却变成了如此金贵的地界儿,房价可谓高的逆天。
宏汇园目前均价元/平方米。
丰汇园目前均价元/平方米。
西城晶华目前均价:元/平方米
如今的二龙路虽然毗邻西单闹市,但却胡同交错,生活节奏舒适,可谓闹中取静。
辟才胡同如今的辟才胡同已是东西走向、宽约40多米的街道,从西单北大街一直向西延伸到太平桥大街。您一定想象不到,在未扩建前它只是一条4米多宽的小胡同。
辟才胡同原叫劈柴胡同,因明代很多劈柴火的商人在这里营业,到了清代,被命名为劈才胡同。而这条胡同也被很多专家考证疑似是慈禧太后的出生地。
皮库胡同皮库胡同据说最早是为清朝皇家储存裘皮衣裤的地方,故而得名。
李大钊年从日本留学回来,最初与白坚民、张泽民曾一起在皮库胡同租过房,当北漂。
二龙路生活过的人对下面这些地方不会陌生。医院
创立于年,主治肛肠疾病,医院。
肛肠科一直是北京市医院的重点科室,在治疗各种痔疮、肛裂、肛瘘、直肠尿道瘘、直肠阴道瘘、直肠粘膜脱垂、结肠息肉等疾病上均有独到之处。
年7月16医院(医院)北院区(北京西城区德外大街16号)正式投入使用。
民族文化宫
坐落在北京长安街西侧,建于年9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北京著名的十大建筑之一。小北记得上中学那会儿,组织来民族宫的礼堂看过几次电影,印象最深的就是张艺谋的《英雄》了。
民族饭店
就在民族文化宫的西侧,同样位列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之一。曾经有欧美、亚非拉等三十多个国家的元首随行团在这里下榻,并举办酒会、记者招待会。举世瞩目的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新消息就是从这里向全世界发布的。
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地方,小北也是来吃过一次的,参加一个亲戚的婚礼。松鼠鱼和烤羊腿是记忆中吃过的最佳味道,而红烧骆驼蹄更是只尝到那一次,回味至今。
齐白石故居
位于西城区跨车胡同13号,齐白石从年第一次来北京,到年仙逝,先后在宣武门外菜市口北半截胡同、法源寺、前门外西河沿排字胡同、陶然亭附近的龙泉寺、石镫庵、三道栅栏、高岔拉(后改称高华里)1号、跨车胡同15号(今13号)、地安门东不压桥附近的雨儿胡同等十几个地方住过。而居住时间最长的,就是在跨车胡同了。
整理/壹月陆日
大家都在看??喜大普奔!今年又能多拿钱了!还有更惊喜的…!
??注意!居住证办理有变化!在北京不办居住证影响到底有多大?
??重磅!户!今年拆迁有您家吗?北京棚户区改造名单出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