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出现便血,由于不痛不痒或疼痛在可忍受范围,且又是在尴尬的部位,很多人都是能忍则忍,能拖则拖,32岁的陈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案例回顾:
陈先生出现便血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因便血不多时有时无,一直未给予重视,近日因便血及疼痛加重,在家人的陪医院肛肠科求诊。经肛门镜检查发现:齿线上下2、5、9、11点痔块突起,以齿线上为主,9点痔块上有一突起息肉,红色,呈乳头状。肛肠科主任张学富根据检查结果及患者症状、病史确诊为混合痔及直肠息肉,并于患者入院后第三天,由张主任主刀为其实施了混合内痔套扎外痔切除术+直肠息肉切除术,手术用时1.5小时,成功解除了困扰陈先生一年多的难言之隐,现已康复出院。为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意,8月19日上午,陈先生将一面写着“艺术精湛见奇效,医德高尚责任强”的锦旗亲手交到张主任手中。
张主任指出,痔疮是最常见的便血病因。此外胃以及小肠疾病(包括溃疡、肿瘤)、结直肠疾病(包括溃疡性结直肠炎、大肠息肉、结直肠癌)、直肠肛管疾病(包括肛裂、肛瘘)、全身性疾病(包括白血病、血友病等)均有可能引起便血。因此,便血非小事,如医院进行检查。
如何鉴别各种常见引起便血的疾病?
1.痔疮
分内痔、外痔,混合痔。外痔可在肛门口摸到柔软的小肉球或泡泡,平时仅有异物感,合并炎症时常有疼痛,一般无出血。
内痔一般摸不到,有时排便时会突出肛门外,以无痛性鲜红色血为其主要症状,出血常与大便干结或排便时用力过度有关。
临床上常见混合痔,既有内痔也有外痔,兼具两者的症状。
2.肛裂
肛裂患者往往有典型的疼痛、便血、便秘症状,血色鲜红,滴出或纸上擦有血迹,便后有剧烈肛门疼痛。
通过肛门检查可以发现肛门有溃疡型裂口,有时候裂口旁会有组织增生形成皮赘,需与普通的外痔有所鉴别。
3.溃疡型结直肠炎
常有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脓血便,通过结肠镜检查可以发现结直肠粘膜的广泛水肿、红斑、渗出、糜烂或溃疡,可与其它产生便血疾病鉴别。
4.大肠息肉
通过结肠镜检查可发现单个或多个息肉。便血常呈间隙性,血色鲜红,一般血量不多,血液不与粪便混合。甚至粪便本身无肉眼颜色变化,需要粪便隐血实验确定,多数是良性,但容易恶变。
5.结直肠癌
右半结肠癌以全身症状为主,左半结肠包括直肠癌容易出现便血症状,早期可见少量血与粪便混合,后便血量逐渐增多,甚至出现大便变细,发生肠梗阻。
当全身出现症状,如食欲下降、进行性消瘦、贫血等,已属病变晚期。
张主任提醒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肛肠疾病的最佳方式!
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吃含食物纤维多的水果蔬菜,多喝水,每天喝水不少于ml。
养成每天按时排便的习惯,保持排便通畅。正常排便时间3-5分钟,避免长时间蹲厕。
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换洗内裤,大便后用清水或干净无染的纸巾擦拭肛门。
保持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不要过分劳累,需规律作息。
切忌久坐、久蹲、久站不动,每天做3-5次提肛运动,每次10-15回。
对于有便秘或腹泻症状,要及时治疗。便秘者可以早餐空腹饮用水ml或者晚上服蜂蜜水,注意饮食调整。顽固性便秘、腹泻不能久拖不治,医院检查治疗。
张学富
肛肠科主任
从事肛肠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擅长采用微创无痛技术、PPH等先进技术治疗各种痔疮、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直肠息肉、直肠脱垂、慢性结肠炎、便秘、结直肠肿瘤、肛门湿疹、肛门瘙痒症等肛肠疾病,尤其对重度环状型混合痔、高位肛周脓肿、高位复杂性肛痿、出口阻型便秘、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效果。
曾多次在北京、上海、沈阳进修学习,在全国及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多次参加全国肛肠学术会议,曾获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