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上经常会碰到患者说有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延长、排便不尽感、肛门部下坠不适等症状,有一部分此类患者经过排粪造影检查后诊断是会阴下降综合征,那么什么是会阴下降综合征呢,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认识一下。
◆◆定义◆◆会阴下降综合征是指盆底肌肉系统的张力减退、肌肉萎缩、异常松弛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排便困难,肛门失禁等,女性患者居多。近年来随着排粪造影术在临床上应用的推广,对会阴下降综合征的报道日趋增多。
◆◆病因◆◆1.长期过度用力排便
排空直肠后有反射性盆底肌收缩,使直肠下端前壁退回,如果长期腹壁用力加压排便,则便后的盆底收缩效果下降,直肠前壁不易复位,并刺激产生坠胀感,使患者更用力排便,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使会阴持续下降。
2.分娩损伤
分娩可引起支配盆底横纹肌的阴部神经损伤,大体重儿、第二产程延长、产钳的应用则损伤更为严重,多胎因多次分娩而反复损伤神经功能不能恢复,造成排便困难而用力排便,导致会阴下降。异常会阴下降,反复牵拉阴部神经而造成恶性循环。
◆◆临床表现◆◆1.症状:主要有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排便困难,便次增多,会阴部疼痛,部分性失禁,少数有黏液便等。
2.体征:模拟排便动作时,可见会阴呈气球样膨出,并有明显的肛管和痔外翻,不同程度的阴道脱垂等。
3.直肠指诊:肛门指检肛管括约肌张力降低,嘱患者收缩肛管时力量明显减弱。
◆◆诊断◆◆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一部分检查,可诊断本病。
1.排粪造影
排粪造影是诊断会阴下降综合征的可靠方法,不但可测定静息时的会阴位置,而且可测定排便过程中会阴的下降程度。另外,可诊断伴随的其他盆底松弛性疾病,如直肠内套叠、直肠脱垂、直肠前突等。
会阴下降综合征的排粪造影诊断标准有:
①以耻骨直肠肌压迹中点代表会阴位置,以坐骨结节下缘水平线为参照,排便前静息相会阴位置低于坐骨结节下缘2cm,和(或)排便中会阴下降大于3cm者。
②以肛管上部,即肛管直肠结合部中点代表会阴位置,以耻骨联合下缘至尾骨尖的连线,即耻尾线为参照;正常静息时,肛管上部正好位于耻尾线下缘,经产妇肛管上部低于耻尾线3.5cm,其他人低于3cm;或排便中下降大于3cm。
2.直肠测压
静息压、收缩压及咳嗽时压力均降低
3.盆底肌电图检查
◆◆治疗◆◆1.非手术治疗
①培养良好排便习惯
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避免过度用力排便,每次排便时间不要过长,上厕所时最好不要带手机。
②加强提肛锻炼锻炼
配合呼吸与肛提肌运动,吸气时收缩,呼气时放松,如此反复,每次20-30min,每日2-3次。③生物反馈治疗
可采用单纯电刺激或触发电刺激方案训练,提高盆底肌张力和耐疲劳性。
2.手术治疗
对伴随疾病如直肠内套叠或直肠脱垂者应积极治疗,首先考虑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注射治疗无效者可行直肠黏膜纵行柱状缝合或经腹直肠固定或悬吊术,但手术前应考虑到术后仍然可能遗留部分症状。
专家介绍知名专家门诊时间:周五上午
门诊地点:
门诊楼3楼知名专家诊室
辛学知,主任医师
教授,硕士生导师
山东第一医院肛肠科主任
医院院长
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
医院访问学者
日本高野病院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肛肠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际盆底疾病协会常务理事
是中联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肛肠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专业擅长:
顽固性便秘、肛门直肠痛、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功能性盆底疾病等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直肠阴道瘘、直肠脱垂、藏毛窦、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及重度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等肛周良性病的微创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术后中医综合治疗。
出诊事宜:
知名专家门诊:周五上午(门诊楼3楼知名专家诊室)
专家门诊:周一全天(门诊楼2楼肛肠科诊室)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