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防骗老年人如何做好防骗

老年人警惕意识较弱,往往成为犯罪分子下手的目标。

▼▼▼

典型诈骗案例一

带孙子逛超市的冯奶奶遇到两名中年妇女王某和朱某,朱某和王某亲切的和冯奶奶打招呼、聊家常,但冯奶奶并不认识这两人。在聊天的过程中王某和朱某突然称看到冯奶奶的金耳环松动了,便主动上前帮助冯奶奶将松动的耳环的带好。结果在帮助冯奶奶佩戴耳环过程中,朱某和王某将冯奶奶的金耳环偷换成了铜耳环。

检察官有话说

老年人出门在外,对陌生人不能轻信、不盲从。本案的冯奶奶在发现金耳环被他人调换了后,因害怕被女儿责怪而一直未告诉他人,直到被女儿发现,并在女儿陪同下才报案。检察官在此提醒,老年人发现权益受侵犯,需要及时求助,尽早报案、维权,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损失。

典型诈骗案例二

胡大爷一直苦于没法办理养老保险,后来在家中听信时任某供销社的主任仝某能替他人办成养老保险的允诺,便将元钱交予仝某,后无果。

检察官有话说

办理社保有年龄限制,女50、男55岁,在此年龄之前可以购买,在此年龄之后,社保局会要求一次性补足15年社保。养老保险、社会保险的办理是需要到社保中心等专门机构办理,并需详细提交户口本原件、居民身份证原件以及复印件、近期一寸免冠照片等资料。

典型诈骗案例三

张大妈常年腰腿疼痛,后来听说本村村民凌某处有“特效筋骨康”专门治疗身体疼痛,遂多次以20元/瓶的价格购买,吃过药之后张大妈会出现脸肿、胃疼。后查,“特效筋骨康”为假药。

检察官有话说

报纸上、广播里、街头巷尾,常常有人推出各种各样的“灵丹妙药”,如果想了解药品的真伪,要向卖药的人询问药品名称、国药准字号、制药厂、药品主要成分、治病原理、价格、售后保障。了解这些情况之后可以让家人或自己通过药品名称、国药准字号、制药厂在网上查到相关的药品信息。

小编特地为老年人送上防骗大礼包,请收好了!

1

戒除贪婪心理

加固心理防线,不贪图小利,不相信一夜暴富。

2

抵制虚荣心理

不爱慕虚荣,不因盲目追求他人的赞美、认可或爱面子而落入骗子的陷阱。

3

强化警戒心理

遇事保持冷静,多调查、多思考,对陌生人不轻信、不盲从,个人信息要保密。

4

正规途径办事

多从可靠的渠道接触信息,办事通过正规途径,不抱侥幸、走捷径心理。

5

常与亲友沟通

遇事不急于决策,不固执己见,多征求亲友意见,常与亲友沟通和交流。

6

讲科学勤学习

心态乐观、积极,科学养生,不迷信;多读书看报,开阔视野,提高防骗能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qiucz.com/glyw/97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