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的一种慢性疾病。
痔疮造成的不便之处主要是疼痛和出血,轻者给人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重者影响健康。如便血日久,可致不同程度的贫血,甚至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痔疮坏死或感染严重时,可经过血液系统引起全身感染。所以对于痔疮,及时治疗才是关键。
痔疮的发病率很高,痔疮患者经手术治疗或其它疗法治疗后,复发率亦较高。究其原因,除治疗不彻底外,不注意预防痔疮的发生,也是重要的因素。
要知道,痔疮是不能根治的。单从人体的结构来看的话,由于人类直立行走的进化,导致肛门位置低,受地心引力的影响,直肠肛门静脉血液回流受障碍,血液容易产生瘀积,且直肠血管排列特殊,在不同平面穿过肌层容易受粪便压迫,使粘膜下疏松组织中的静脉容易扩大、曲张而产生痔。对爬行动物而言,没有痔疮疾病的概念。因此说痔疮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选择直立体位所付出的代价,也不为过。
另外再加上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职业的特性(长期站立或长时间坐,因直立或静坐姿势,肛门盲肠居人体下部,痔静脉回流不畅)的长期存在,痔疮是不能根治的,只能消除症状。
现在痔疮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能够对症下药的方法目前仅有两大种,分别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其实不是说其他方法没效果,只是适用范围有点小。比如之前盛传的无花果、空心菜等,对于痔疮初期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如果病情加重的话,这些方法就起不到效果了。
药物和手术却恰恰相反,药物治疗的话能够适用于轻微、较严重、严重症状三种情况,而手术除了这三种外,还适用于极严重情况。现代医学认为,痔疮是由肛垫发展而来的,手术会或多或少的对肛垫造成影响,并且有的手术还会发生出血、术后疼痛、后遗症以及并发症的可能,所以只要不是情况太过于严重,都不会采用手术治疗,而采用药物的保守治疗方法。
1、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痔疮出血多由于大便不畅,用力排便使腹压增加,造成痔静脉压力增大破裂出血;还有的是大便干结而坚硬,通过肛门时擦破痔静脉导致出血。专家介绍说,多吃蔬菜,多喝开水可防止便秘。对于已发生便秘者,可适当多吃些蜂蜜或芝麻油,有助于润肠通便。定时排便,少吃辛辣刺激食物有助于减少痔出血;
、保持肛周的清洁:每天清洗肛周,并且要保持肛周的干燥,以免因为肛周感染加重病情;
3、预防肛门感染,加强锻炼:痔疮破裂易受大便污染而发炎,因此对于已发生痔疮出血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加强消炎,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肛门,每天~3次;也可用痔疮膏肛门内注入,具有通便、消炎、止血的作用。此外,加强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痔静脉的压力;
4、每天可以自己跪在床上,取胸膝位,练习提肛运动,对减少痔出血也有较好的效果。
5、中医治疗:这也是患者比较关心的问题,毕竟痔疮的症状严重时会让病人疼痛难忍,坐立不安。有些患者会选择手术治疗,殊不知术后的保养工作更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调理。其实对于慢性病来说,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快速的治疗的,即便是起效快的西药也不可能说短期就能好。另外西药含有一定的抗生素和激素,短时间的局部麻醉会给患者造成病好了的假象,这其实也是西药不适合治疗慢性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中医却是不同,中医在治疗慢性病的过程中,虽然是在对症治疗,但并非是在维持治疗。因为维持治疗只是保证疾病原地踏步、病情不加重而已。而中医却能够使慢性病逐渐恢复到发病前的状态,最后使疾病达到痊愈。虽然恢复过程相比于西药的奇效是慢了点,但痔疮的本质在于血瘀,而中医治痔疮是化瘀的过程,没有什么副作用。因此很多患者也多采纳中药进行治疗。
针对痔疮的防治,一部防痔八法就能够比较系统完善的进行记忆实施了,还是比较方便的。
1.多吃素,少肥甘,辣椒酒,适量限。
.六淫邪,要回避,燥湿热,最宜忌。
3.脏腑虚,要调适,正气存,邪不至。
4.勿久坐、负重行,气血畅,身康平。
5.防便秘,防泻痢,肠运畅,便自易。
6.讲卫生,常洗冲,晚坐浴,保洁清。
7.计生育,不多产,减腹压,断痔源。
8.慎房事,不贪欲,洁自爱,交有律。
近年来由于某些药膏的治愈率饱受诟病,很多患者对于药物的选择方面也陷入了两难的地步。因此,在选择药物进行治疗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也不能一味的依靠药物来进行治疗。如果痔疮的症状已经达到非做手术不可的地步,比如出现频发出血、每次量多;严重脱垂(即不能用手回纳)、影响生活;肛门外肿物比蚕豆大、肿痛不堪等病情的患者,保守疗法见效缓慢或者无效等情况下,就必须接受手术治疗了。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肛肠疾病的范围是很广的,像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等都属于肛肠疾病的范畴。但是很多患者一旦感觉肛门不适,都会从潜意识里自己误诊为痔疮,所以一直拖延治疗。这其实是很危险的,也会延误自身疾病的治疗,因此感觉肛门不适最好先确诊,千万不要自行诊断治疗。
疾病的治疗都遵循科学治疗的原则,所以对于自身疾病患者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治疗误区,才能更快的摆脱疾病的困扰。
精彩推荐
1.春天湿疹又痒又痛?老中医一个小秘方,连根拔起湿疹不反复.颈椎病不要怕,生姜+红糖这么喝,酸痛头晕消失,脖子随便扭!
3.失眠的"天然解药"来了,喝水时放1勺,睡觉踏实了,白天更精神
灰灰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