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龙堂国医馆痔疮综合疗法

痔(俗称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俗话说十人九痔)。

仙龙堂国医馆,收集整理历代名医对痔疮的治疗经验,与医馆医生团队反复研究,试用推出五位一体的痔疮治疗方案,现公布如下,希望对各位患者有帮助。

一、仙龙堂痔疮综合疗法

1、内服汤剂

补中益气汤为主加减:生黄芪50g,当归15g,党参15g,白术15g,柴胡15g,黄芩30g,升麻10g,陈皮10g,生甘草10g,大黄10g。水煎服。

治法思路:“痔一证,一般都认为是湿热下注,毒邪壅滞,而采取大剂清热解毒,透毒散结的方药。”应该说这是属于常见的情况,临床的确有很多因嗜食辛辣刺激而导致本病发生的。其实这只是看到了其一,孕妇产后易气血虚弱,久坐之人易伤气,皆中气下陷。气陷于下,血流则慢,瘀久自然就形成了痔核。要想从根本上治愈痔,就要从本下手,于是就想到了提升中气,用补中益气汤的思路。

主治:内痔,外痔,混合痔,尤其对出血者疗效更好。

加减:出血者,加卷柏;下坠者,加薤白。

提醒:中医治疗需辩证论治,不建议用户自行用药,服用产生后果自负。

2、外洗汤剂

痔疮外洗方:金银花、连翘、茯苓、漏芦、防风、郁金、当归、秦艽、地榆、大黄各9g,甘草3g,水煎服,日1剂。小儿酌减量。

方解:金银花解热毒散疮痈,清热凉血;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防风散滞胜湿,祛肠风;秦艽退虚热,祛风湿及肠火;当归补血和血,润肠通便;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中;郁金行气解郁,凉血破瘀;漏芦清热解毒,消恶疮疽痔;地榆凉血止血,收敛,清血热,消痈肿疮疡,尤治下焦血热;大黄攻积导滞,泻火凉血,逐瘀通经;甘草调和诸药。

主治:此方对于内痔、外痔、混合痔,均有较好疗效,尤其内痔便血,疗效明显。

加减:如合并发热者,加大金银花、连翘的用量;痔核肿大,肛门周围水肿,加大茯苓用量;如痔核破溃有感染,则去茯苓改土茯苓12g;出血多,地榆改地榆炭,或者加棕榈炭12g;大便通畅以后,渐减大黄用量或改制大黄。

提醒:中医治疗需辩证论治,不建议用户自行用药,使用产生后果自负。

3、针刺外治

操作过程:患者俯卧,两侧大肠俞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取小号三棱针一枚,垂直快速刺入一侧大肠俞穴中,深度视患者形体胖瘦而定,一般深约0.5厘米~1.0厘米。进针后将针体左右摇摆拨动5、6次,使同侧下肢有明显酸胀放射感时起针,迅速用闪火法扣一大号玻璃火罐于针眼处(另一侧操作法相同)。留罐20分钟,起罐时如见瘀血较多时,可用卫生纸围在罐口周围,以免起罐时瘀血流出污染床单。擦净污血后,用75%酒精棉球压迫针眼、胶布固定。每隔3天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食物,保持规律生活,忌过劳。

治疗效果:痔核明显萎缩干枯,疼痛消失,出血停止,便时无任何不适者为痊愈,有87例(87%);仅留大便时微痛,余无其它不适者为有效,有13例(13%)。效果明显者,首次治疗后即见出血停止,疼痛明显减轻,坠胀感消失。一般1疗程可见显著疗效。

提醒:针刺需专业针灸师操作,请务自行处理,产生后果自负。

4、运动气功法

气功功法,见《保生秘要》。作法:尾闾部捏擦数十次,心静调息,用吸提清气,呵除浊气,治痔疮。

5、食疗方法

古今所吃菜蔬中,萹蓄、鱼腥草,皆有治痔之功效,按其常法做菜,供痔疮患者经常食用,成为药膳,以治其痔。

二、中医对痔疮的认识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痔疮之发生,固是肛门或内或外之筋脉充满缓解,但其不必因于饱食,而较多是因于人之“久坐”所致。

痔疮生于肛内者,今谓之“内痔”;生于肛外者,今谓之“外痔”;肛内外皆生有者,今谓之“混合痔”。其有出血者,有未出血者。今人有谓《金匮要略》中“赤小豆当归散”所治“先血后便”之“近血”为“痔疮下血”,以当归活血,赤小豆芽疏利以决壅滞。唐代孙思邈治疗痔疮,则以“槐”为主药,包括槐花、槐角、槐树白皮。五倍子外用治疗痔疮有较好效果。民间有用“蛇莓”一把,洗净,煎汁,外以熏洗、内以口服而治愈者。古今所吃菜蔬中,萹蓄、鱼腥草,皆有治痔之功效,按其常法做菜,供痔疮患者经常食用,成为药膳,以治其痔。上述各方,皆无用药痛苦。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说:“小肠……有热者必痔。”是故痔疮患者当忌食辣椒、大蒜、酒等辛辣温热之物。

三、现代医学认识

1、病因

关于痔的病因主要有两种学说。首先是静脉曲张学说,认为痔是直肠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然而目前广为接受的理论是Thomson的肛垫下移学说,认为痔原本是肛管部位正常的解剖结构,即血管垫,是齿状线及以上1.5cm的环状海绵样组织带。只有肛垫组织发生异常并合并有症状时,才能称为痔,才需要治疗,治疗目的是解除症状,而非消除痔体。痔的诱发因素很多,其中便秘、长期饮酒、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和久坐久立是主要诱因。

2、分类

痔按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在肛管皮肤与直肠黏膜的连接处有一条锯齿状的可见的线叫肛管齿状线。在齿状线以上的为内痔,是肛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改变或移位,被覆直肠黏膜,由于内括约肌收缩,肛垫以Y型沟分为左侧、右前侧、右后侧三块,因此内痔常见于左侧、右前侧及右后侧;在齿状线以下为外痔,被覆肛管黏膜,可分为结缔组织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兼有内痔和外痔的为混合痔,是内痔通过静脉丛与相应的外痔融合,即上、下静脉丛的吻合,混合痔脱出肛门外,呈梅花状时,称为环形痔,若被括约肌嵌顿,形成嵌顿性痔。

3、临床表现

(1)主要表现为便血,便血的性质可为无痛、间歇性、便后鲜血,便时滴血或手纸上带血,便秘、饮酒或进食刺激性食物后加重。

(2)单纯性内痔无疼痛仅坠胀感,可出血,发展至脱垂,合并血栓形成、嵌顿、感染时才出现疼痛。

(3)内痔分为4度。①Ⅰ度排便时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痔不脱出肛门;②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脱出肛门,排便后自动还纳;③Ⅲ度痔脱出后需手辅助还纳;④Ⅳ度痔长期在肛门外,不能还纳;其中,Ⅱ度以上的内痔多形成混合痔,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可出现疼痛不适、瘙痒,其中瘙痒常由于痔脱出时有粘性分泌物流出。后三度多成混合痔。

(4)外痔平时无特殊症状,发生血栓及炎症时可有肿胀、疼痛。

4、治疗

1.非手术治疗

无症状的痔不需治疗;有症状的痔无需根治;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1)一般治疗适用于绝大部分的痔,包括血栓性和嵌顿性痔的初期。注意饮食,忌酒和辛辣刺激食物,增加纤维性食物,多摄入果蔬、多饮水,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便后清洗肛门。对于脱垂型痔,注意用手轻轻托回痔块,阻止再脱出。避免久坐久立,进行适当运动,睡前温热水(可含高锰酸钾)坐浴等。

(2)局部用药治疗已被广泛采用,药物包括栓剂、膏剂和洗剂,多数含有中药成分。

(3)口服药物治疗一般采用治疗静脉曲张的药物。

(4)注射疗法对Ⅰ、Ⅱ度出血性内痔效果较好;将硬化剂注射于黏膜下层静脉丛周围,使引起炎症反应及纤维化,从而压闭曲张的静脉;1月后可重复治疗,避免将硬化剂注入黏膜层造成坏死。

(5)物理疗法激光治疗、冷冻疗法、直流电疗法和铜离子电化学疗法、微波热凝疗法、红外线凝固治疗,较少用。

(6)胶圈套扎套扎痔根部,阻断其血供以使痔脱落坏死;适用于II、III度内痔,对于巨大的内痔及纤维化内痔更适合。

2.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保守治疗无效,痔脱出严重,较大纤维化内痔、注射等治疗不佳,合并肛裂、肛瘘等;

(2)手术原则通过手术使脱垂肛垫复位,尽可能保留肛垫的结构,从而术后尽可能少地影响精细控便能力;

(3)术前准备内痔表面有溃疡、感染时,先行通便、温热水坐浴保守治疗,溃疡愈合后再手术;做肠道准备。

(4)手术方式①血栓性外痔剥离术适用于血栓性外痔保守治疗后疼痛不缓解或肿块不缩小者。②传统痔切除术即外剥内扎术。③痔环切术(Whitehead术)教科书上的经典术式,易导致肛门狭窄,目前临床很少应用。④PPH手术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钉合术。为意大利Longo医生所创,年开始推广,主要适用于脱垂型III-IV度混合痔、环形痔,以及部分出血严重的II度内痔。PPH治疗脱垂痔的机理:环形切除直肠下端2~3厘米黏膜和黏膜下组织,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即肛垫回位;黏膜下组织的切除,阻断了痔上动脉对痔区的血液供应,使术后痔体萎缩。PPH手术与传统痔切除术相比,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但器械的价格较昂贵。

(5)术后处理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5、预防

1.体育锻炼;

2.预防便秘;

3.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4.保持肛门周围清洁;

5.注意下身保暖;

6.避免久坐久立;

7.注意孕产期保健;

8.常做提肛运动;

9.自我按摩;

10.及时用药。

详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qiucz.com/glzl/5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