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张东伟三伏贴凭什么一天吸引几

张东伟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

龙泉市剑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绿谷基层名医。浙江省针刀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徐进会肛肠分会委员。对各种肛门疾病的诊治有较深的研究。擅长痔疮、肛裂、肛瘘、结肠癌、直肠癌的诊治、直肠癌保留肛门手术、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等,同时在原发性便秘的研究和外科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同时对颈椎病、肩周炎、椎间盘突出症、腰部肌捞损、急慢性关节扭伤、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症、腰椎肩盘突出症、颈性头痛、急慢性颈肩腰背损伤、骨折后遗症、肢体功能障碍有较高的造诣。

我们从一天不到50人到人次,这是为什么?如果说我们仅仅是靠广告、靠宣传,没有疗效大家会来吗?不仅龙泉人来贴,相关部门的领导都专门跑过来贴,住在偏远地区的人也过来贴,他们说,我们相信你们。

总之,“强基固本三伏贴”是在传统中医外治法的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它与近年来的现代医学经皮给药的理论不谋而合。

年7月12日冬病夏治初伏现场。

1

什么叫“强基固本三伏贴”

1、三伏贴的概念

基本定义:三伏贴也就是冬病夏治的穴位敷贴,每年三伏天每伏第一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特定的穴位,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又称三伏灸,是“天灸”疗法的一种。

适应症与原理概要:“三伏贴”主要用于调治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疾病,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意义与功用:三伏贴理论源自中医多年前《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这种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外用膏剂,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拔罐后的贴敷治疗。以前是直接用药贴上去,贴药之前先针刺再拔罐,然后再敷贴。

治法原理:为什么在三伏天贴?每年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我们在这个时候借三伏天引入“天阳”消除体内阴雳,以治疗身体虚寒性病证。这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体现,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在特定的时间,通过特定的穴位,利用特定的药物辅助,借“天阳”之阳热效果助力达到效果的最大化。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疾病发作缓解的有利时机进行扶正培本的治疗,从而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加机体抗病能力,达到治疗、调养和预防秋冬发作或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疾病目的。

2、“三伏贴”的历史沿革

起源与名称:三伏贴是怎么来的?三伏贴最早的记载见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三伏贴应用始见于宋代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提到的“天灸”,即用旱莲草外敷治疟,用药后皮肤局部起疱如灸疱,今称药物发疱灸或发泡疗法。

原名“天灸”病种扩大:自宋以后,三伏贴贴敷方法用药主要常用有毛莨、斑蝥、蒜泥、白芥子等,用药不断增加,治疗疾病由原来疟疾扩大到其他病种,后来用于哮喘,比如说《张氏医通》的理肺膏。现在治疗病证比较多,比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等,从原来一个哮喘到整个呼吸科疾病,由呼吸科到消化科、风湿关节病科、骨科、男科、儿科等多种疾病。

论治不断丰富:清代名医张潞的《张氏医通·喘门》就有记载“诸气门气喘。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未有不应。”夏月三伏天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等,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冒疼痛,切勿便去,候三柱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这是我们冬病夏治最完整最早的一种记载。

3、三伏贴的拓展——“强基固本三伏贴”

概念的提出:随着我们对三伏贴的临床应用不断深入观察和研究,不断探索,我们在治疗概念上,治疗方法上有所改进。所以我们于年提出“强基固本三伏贴”的概念。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也做了一些分析,应该说强基固本三伏贴和单纯的三伏贴疗法相比大有提升。

方法的内涵:什么是“强基”,我们说的强基很简单,就和盖房子一样,强基就是打基础,在头伏前10天进行一次贴治,按照中医五行生克原理就是进行培土,起到强实基础,提升疗效的作用。固本即在三伏后10天再增加一次敷贴,起到固肺益肾,强化疗效、巩固治疗的作用。这边是三伏贴,这边是打基础,这边是巩固治疗,前后延伸。

张东伟院长大力倡导做伏贴。第一年做时选贴的不到50人,后来一天伏贴多人。

我们从一天不到50人到多人次,这是为什么?如果说我们仅仅是靠广告,靠宣传,没有疗效大家会来吗?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来,我们这个三伏贴是非常简单有效的,深受老百姓欢迎。

4、强基固本三伏贴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

(1)内科。肺系疾病,固金理肺膏,第二个是脾胃病。以前没有贴脾胃病,有一个方子,命名为健中膏,也有理中的意思。脾胃病就是慢性胃炎、慢性胃溃疡、消化不良等等,但是都可以,贴了也没什么副作用,效果也还不错。但是一定要对虚寒性,阳热胃实就不能贴。

(2)妇科。暖宫止痛贴。对妇科痛经、子宫内膜移位证、慢性盆腔炎等。

(3)儿科。小儿增免贴,小儿体虚易感,容易感冒咳嗽、鼻炎、哮喘,这段时间小孩反复感冒,贴了以后家长说真管用,小孩贴了真没感冒。小儿厌食贴,小儿厌食、小儿积滞。还有小儿泄泻贴。适应症:小儿遗尿。过去没有处方的时候,小儿泄泻都是用云南白药。

(4)风湿科。风湿关节贴,这里用的是比较燥烈,比较猛的药。贴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5)骨科。宣痹痛消贴,适应症:颈肩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2

强基固本三伏贴的贴敷时间及注意事项

1、贴敷用药的时间

三伏第一天贴,前10天加一次,后10天再加一次,如果遇到中伏20天怎么办?中伏20天贴6次,按伏天进行。贴敷的时间:一般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8h但经过治疗发现2~6h最为宜,以4h居多,能忍受者6h;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h,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

2、注意事项

(1)不良反应。

药物过敏。个别人贴了以后身上起来红点斑疹,这是药物过敏。像经常说的会出现心慌、胸闷,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主要是红点起药物疹。一般是十几分钟和数小时出现。药物过敏一般发生于第一次贴敷后,有时也可能在数次贴敷后出现。

胶布过敏。这种现象不是由于药物本身导致的过敏,而是由于贴敷时使用的胶布等物质发生的过敏,一般仅表现为轻微的过敏症状,如局部的皮肤红疹、瘙痒。

皮肤烧伤破溃感染。发生这种情况时,我们能在患者的贴敷部位看到比较大的水疱,最大者直径可为数厘米,如果水疱破裂则可能会使患者发生严重的感染,甚至化脓。贴之前说清楚,这是发疱疗法,效果更好,但是可能会有一些痛苦。要跟他说清楚,挑破处理一下就好。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一般不会在第一次贴敷药物时发生,多是发生于再次贴敷药物后。表现为贴敷完毕后6~12小时后,在患者贴敷药物的部位出现红斑,并且逐渐增厚,使之比周围的皮肤要高,并且和周围皮肤的边界非常清楚,如果不及时处理则会慢慢形成大疱,然后逐渐糜烂渗出,因此要及时处理。

3

总之,“强基固本三伏贴”是在传统中医外治法的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它与近年来的现代医学经皮给药的理论不谋而合。对于哮喘、慢支、过敏性鼻炎、增生性关节炎等寒冷季节发病或加重的阳气虚弱的疾病而言,通过在阳气偏盛而未发病的夏季,提前预防和治疗,可以减轻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次数,显著地提高临床疗效,延长缓解期,减少医药费用,改善健康状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qiucz.com/glzl/56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