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线
“基础医学”系列
是“大国医者”的组成部分
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
讲解如何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
关于肛瘘的基础知识解答
肛瘘图示
问:肛瘘和痔疮有关系吗?
答:可以说,肛瘘是痔疮的“升级版”。因为有肛瘘的人,通常都患有痔疮。但是与肛瘘有直接关系的是肛周脓肿。
问:什么是肛瘘的“瘘管”?
答:几乎所有的瘘管形成,都和肛周脓肿有关。脓肿细菌在皮肤内发炎,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的话,炎症通常会“穿透”肛周的皮肤,慢慢形成一道隧道,医学上称为“窦道”。这些充满炎症的“隧道”,通常分布在肛周的齿线部位。
问:瘘管有哪些危害?
答:和痔疮不同的是,瘘管不是自限性疾病。瘘管一旦形成,无法自愈,必须通过外科手术进行切除。如果瘘管的位置较高,炎症还会侵入直肠或脊柱,严重的话,还会病变成为肛门癌。肛瘘不仅局限在一个位置,肛周部位可以形成多个肛瘘,少则一两个,多则数十个,每个瘘管都是独立的。
问:为什么会形成肛瘘?
答:形成瘘管的因素,与痔疮十分类似,包括:久坐、长期腹泻或便秘、过量饮酒和长期缺乏运动等。
问:如何治疗肛周脓肿?
答:肛瘘的形成和长期忽略肛周脓肿的治疗有关。如果你有肛周脓肿,千万不要忽视治疗。虽然有的肛周脓肿可以自行溃破,但炎症如果得不到彻底治疗的话,还是有后患的。理想的治疗方法是:肛周脓肿发作后,医院肛肠科进行外科清创,通过引流,彻底对肛周脓肿进行处理和治疗。肛瘘的瘘管,并不会因为一次肛周脓肿发作就会形成,通常需要多次、反复的发作。要把肛瘘扼杀在摇篮里,就必须认真处理肛周脓肿。
肛瘘手术的目的
肛瘘一旦形成,无法自愈,必须通过外科手术解决。如果肛瘘不及时处理,情况只会恶化,变成复杂型肛瘘,手术难度也会加大。如果肛瘘迟迟不解决,只会让肛瘘变得更加深入。情况严重的,甚至会激发出肠癌、肛门癌或其他严重的肛周疾病。最常用的外科手术是瘘管切开术和瘘管全切术,如果使用全切的手术,肛瘘的术后复发率基本在5%~7%左右。
肛瘘手术的原理
一条肛瘘就好比是一条幽长的隧道。肛瘘手术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把这条隧道给完整切除。肛瘘形成的部位越高,手术的危险系数就越大,因为手术需要破坏的肌肉和组织的面积越大,才能彻底斩断这条隧道。
如果肛瘘的部位较低,直接切除即可,属于小手术。如果部位较高,无法直接切除,通常还需“挂线”处理。挂线手术是先把肛瘘打开一个小口子,然后从外面穿一根线进去,用这根线把这段瘘管勒住,然后以线代刀,缓慢地将整条瘘管切除。这样做的好处是,手术创面小,术后预后恢复快,缺点是整个过程较缓慢。临床上的挂线手术,技法很多,包括虚挂、实挂和全挂等。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最新治疗瘘管的方法也层出不穷,包括括约肌瘘管结扎术(LigationIntersphinctericFistulaTract)以及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法(VideoAssistedAnalFistulaTreatment),以尝试减少侵入性手术的创面,并保护括约肌。
尽管这些最新技术的临床效果都非常不错,但与传统的全切术相比,术后的复发率会更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没有一种手术可以既达到肛瘘全切术的外科手术效果,又融合了微创手术的优点,同时尽可能降低复发率呢?
答案是有的。在所有的肛瘘微创手术中,欧美流行的是瘘管激光闭合术(Fistula-TractLaserClosure)。这是一个创面小,复发率低的肛瘘全切术,其手术原理是通过陶瓷二极管激光(12瓦,纳米波长),先外部锁定,后闭合瘘管(如下图)。
肛瘘激光闭合术
左图:绿光处是激光锁定的瘘管
右图:微创挂线切除
肛瘘激光闭合术的术后效果图
肛瘘激光闭合术的术后愈合图
上述三张图片来源
JournalofColoproctology
Volume37,Issue2,
肛瘘手术的预后
肛瘘手术的“难点”在手术预后阶段。术后的第一个晚上,因为麻醉的消失,患者会感觉到术后的疼痛。术后的1~3天,会有排便困难和疼痛的情况发生。如果疼痛实在难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镇痛药物。
如果是低位肛瘘手术的病人,通常需要术后住院3~5天,出院后可以恢复日常生活。如果是高位肛瘘手术的患者,住院时间一般要三周。出院后,还需遵医嘱,慢慢恢复日常生活。
肛瘘的术后随访
肛瘘手术后,医生通常要进行一到两次的回访。内容包括:有无发热、肛周瘙痒、疼痛或脓肿,以及有无便血或者粪便侧漏的情况。如有,需要进一步做肛门指检和直肠的医学检查等。
(全文完)
本号通过6篇连续性的原创推文,普及了有关痔疮和肛瘘的治疗历史和趣闻,以及如何治疗和预防。提醒大家有病要及时求医,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
本号“大国医者”板块的下一系列原创文章,将和大家详细讲述西医外科手术的年进化史,极具学术性和趣味性。敬请期待!如您有任何关于本号推文内容的问题和意见,请您点“在看”在后台给我们留言。
老牛的视野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