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原本睡眠非常好的
杭州4岁女孩琪琪(化名)
却有了新的烦恼
每天夜里总会“屁屁”痒得不行
只能用自己的手去挠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开始妈妈爸爸都没当回事,斥责琪琪这种行为不讲卫生。
发展到后来,基本每天晚上琪琪都会因“屁屁”痒醒来,哭闹一会儿,睡觉时小手也经常去抠。
更糟糕的是,几天之后,琪琪抓挠的小手从屁屁转向了前面,半夜醒来还边哭边说:“拉小便的地方痒”,这时候爸妈才开始引起重视。
脱下琪琪的小内裤,打起手机的电筒仔细查找,眼前所见令人发抖。琪琪身下有很多“小米虫”在蠕动。爸爸妈妈当即抱起琪琪赶往杭师大附院急诊。
检查后发现,琪琪的屁股里有很多会挪动的“小米虫”!!
这可吓坏了爸爸妈妈
孩子是不是在学校染了什么病?
“这是蛲虫”。医院急诊儿科医生一看,当即判断琪琪可能是寄生虫感染。而为什么琪琪总在夜晚“发病”,医生解释道,可能是感染的寄生虫习惯夜间出行。
果然不出所料,检验科的值班人员在高清显微镜下找到了蛲虫成虫以及大量虫卵。短短半小时就把罪魁祸首抓到了。所幸,小虫子对琪琪造成的伤害还不算大,吃了打虫的“小糖丸”后,问题便迎刃而解,这下子琪琪终于可以安心睡个好觉了。
儿科医生解释道,小儿蛲虫感染在夏季高发,很多小朋友日常都有“抠屁屁”的习惯,有些父母不在意,须不知,这可能是寄生虫感染。
大家对寄生虫的概念可能还停留在十几年前,那个年代每个小朋友都要去医务所领“小糖丸”,就是所谓的打虫药。
但是不少爸爸妈妈会疑惑
从前基础卫生条件差
可以理解寄生虫的存在
现在吃的也卫生了、自己也注意了
怎么还会有寄生虫感染呢?
这里着重给大家科普一下,夏季小儿常见的蛲虫病,它的感染途径。
儿童通过直接接触附在玩具、污染物及衣被上的蛲虫卵,将虫卵带入口中,造成交叉感染和患者反复感染,这是幼儿园(集体机构)传播蛲虫的重要方式。
所以蛲虫病是儿童常见的寄生虫病。蛲虫病若反复感染迁延不愈,使儿童产生夜惊、夜间磨牙遗尿等症状,将影响儿童身心健康,严重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蛲虫性泌尿生殖道炎、蛲虫性阑尾炎及过敏性皮肤病等。
如何预防感染蛲虫?
蛲虫的传播是依靠肛门→手→口途径进行的,说明平时注意保持屁屁清洁很重要,每日换洗内裤,饭前饭后一定要勤洗手。
而洗手也很有讲究,必须用肥皂洗手,同时讲究公共卫生和家庭卫生(包括纠正儿童吮吸手指习惯、勤剪指甲、不穿开裆裤睡觉的好习惯)。
定期烫洗被褥和清洗玩具,是有效的预防措施(用0.5%碘液涂擦5分钟以上,或0.05%碘液浸泡玩具1个小时以上,可杀死蛲虫卵)。
所以
假如宝宝因为“屁屁痒”哭闹不止
可能是“蛲虫”在作祟
家长要尽快送医就诊哦!
小坊给看到这里的人发奖励啦
淘宝大促销小坊送红包
复制下面这串天猫淘口令
¥LT0eYWrKA7r¥
一定要复制整行哦
然后打开手机淘宝
即可领取小坊发的大红包
最高可得元哦
编辑
金莹莹
来源
西湖之声、钱江晚报
推荐阅读
↓↓↓
点击↓
提醒家长谨防儿童寄生虫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