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雒建瑞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
雒建瑞,男,汉族,年2月出生,山西离石人,年7月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同年被医院普外科,年8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现为普外科主治医师,吕梁市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常委,从事临床外科工作10年余,医院肛肠科进修4月,医院普外科进修6月,对普通外科诊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均熟练掌握,擅长肛肠科手术,如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肛瘘、重度环状混合痔、低位肛瘘及高位复杂性肛瘘等,尤其对高位肛瘘低切高挂结合浮线引流术有很深的造诣,发表论文4篇。
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指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重型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与流感、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三者的病原体不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症状与普通感冒和流感存在一定的差别。普通感冒主要是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无明显发热、乏力、头痛、关节痛、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一般上呼吸道症状较重,但全身表现较轻。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急,会出现高热、咽喉痛、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乏力、干咳,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诊断还需要结合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三、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是否会被感染,主要取决于是否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接触。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者,感染后可能病情进展更快,严重程度更高,预后较差。根据目前对患者的治疗情况来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只有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四、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传播,包括:
(1)吸入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喷出的呼吸道飞沫;
(2)眼结膜、鼻黏膜等处沾染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痰液、血液、呕吐物、体液、分泌物等;
(3)手部沾染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痰液、血液、呕吐物、体液、分泌物等,或触摸被这些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器具后,再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等。
五、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一定会出现肺炎症状吗?
从目前的情况看,早期的患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有一部分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以及原有基础疾病加重。随着近期轻症病例的增多,有一部分患者并没肺炎表现,只有轻度发热或者偶尔有一些干咳;也存在虽没有症状,但核酸检测是阳性的无症状感染者。
六、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在疾病流行期间,个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预防工作。
(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避免聚餐。
(三)少去公共场所。
(四)经常开窗通风。
(五)保持居室清洁。
(六)勤洗手。
(七)外出佩带口罩。
(八)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九)做好健康监测。
(十)不接触、猎捕、加工、运输、宰杀、食用野生动物。
七、前往公共场所,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一)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如必须去,须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佩带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二)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将用过的纸巾扔进封闭垃圾箱内;如果咳嗽打喷嚏时用手遮掩,需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或用含酒精免洗消毒液擦洗双手。
(三)手在接触公共物品或公共设施后,避免直接接触口、眼、鼻。
(四)外出回家后要正确洗手,确保手部卫生,避免经手传染。
八、如果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临床表现,是否意味着自己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了?
很多呼吸道疾病都会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表现,是否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医生根据发病前的活动情况、是否接触过疑似或确认病例、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等信息来综合判断。因此,一旦出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请不要恐慌,应做好自身防护并及时就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