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刘润”公号,订阅“刘润”公号,和我一起洞察商业本质)
最近很多人都在探讨一个问题,
未来技术的发展,会不会让我的工作,失去价值?
今天,我和你分享五个我听到的,关于平凡职业的故事。
试着通过这些故事,和你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潮脑梁煤矿工作,是什么样的体验呢?
95后的秦东,就是矿上的一位卡车司机,载着数吨重的货物,一趟趟往返于露天采场和排土场。
他说,最辛苦的时刻之一,是夏天的午后,现场露天温度高达40度。
矿上是土路,还有碎渣,一开,就会掀起漫天扬尘。当扬尘裹挟着热浪,翻滚而来时,身体也会随着达到极限。
酷热,脱水,视野差,眩晕。
那平时会好一些吗?
并没有。
虽然是重复的作业,但是由于矿山的土路,颠簸不断,而且还有弯道和上下坡,所以,车体的重心随时会发生变化,对于刹车的控制力度还有上坡时候防止溜车,这些都是技术活。
千万不能走神。
在排土场卸土的时候,万一重心不稳,可能会从闸台上,翻下去,非常危险。
而到了冬天,平均温度零下15度,路面结冰,对司机的技术和胆量的考验就更大了,既要控制住车的重心,又要小心轮胎打滑的危险。
更别提万一出现极端环境,矿上发生山体滑坡的事故,更是不敢设想。
这样的工作环境,带来的最直观结果就是,招工难。
尤其是年轻人,都不愿意来。
怎么办呢?
必须要让工人们,从这样的恶劣的作业环境中,退出来。
好在,现在卡车司机秦东,已经不需要去矿山现场,而是,在办公室里,就能操纵卡车。
怎么做到的?
腾讯云和三一智矿合作,推出了无人驾驶+远程操控的无人化方案。
卡车司机变成坐在办公室里的安全员,面对屏幕,监控无人卡车在矿上的作业情况,如果出现应急情况,可以及时处理。
比如,当多辆车交会的时候,需要远程操纵车辆避让、协调。
比如,无人驾驶本身存在的定位误差,如果车停的装车位不理想,需要远程操控修正。
比如,万一出现雷达、定位器件损坏,无人驾驶失效了,也需要远程接管卡车,避免出现意外。
所以,即便是搬进了办公室里,还是会有沉浸式的现场紧张感。
可是,在紧要关头,万一画面有延迟,万一网断了怎么办呢?
毕竟矿区现场很复杂,矿车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跑,这跟静止状态完全不同,还要保证图像清晰,传输数据大,很容易出现卡顿。
而且,矿山里,虽然架设了专网,但是铺开的面积太大了,无线信号无法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延时抖动和画面丢包的情况,时有发生。
那这时候,现场的卡车就只能失控了吗?
腾讯的同学告诉我,通过TRTC(腾讯云实时音视频)技术和5G网络,可以将视频传输时延从传统的秒级大幅降低至毫秒以内,并在弱网情况下实现抗30%网络丢包、1秒以内断网恢复。
不影响现场画面的实时传输,也可以实现流畅而稳定的远程控制。
其实,不仅仅是无人远程卡车。
今年9月,我终于找到机会,去学了梦寐以求的开挖掘机。
不过不是去蓝翔,不是去工地,而是在办公楼的,落地窗前。
操控的是一台远在房山工地上的一台无人挖掘机。
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告诉我,人在CBD的办公室里,不仅可以操控房山的,还可以操控在日本的挖掘机。
足不出户,就可以把远方的工地,搬进室内。
有意思。
除了矿上、工地上的工人,其他职业怎么样呢?
比如,高速公路的工作人员,就是一群需要在恶劣环境下,冲到一线,要在各种复杂信息中,快速做决策的人。
很不容易。
你知道每年有多少人死于交通事故吗?
根据国际公路安全协会发布的数据,每年约有万人,死于交通事故。这意味着,每24秒就有一个人死于车轮。
触目惊心。
交通事故带来的还不仅仅是人员伤亡,还有经济损失,大概占到了各国的2%-8%。
什么概念?
中国每年在教育上投入钱,大约占GDP的4%左右。所以,交通事故带来的损失,可能是2倍于教育投入的。
痛心疾首。
其中,恶劣天气是造成交通事故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据统计在我国,在道路交通能见度低于米的环境(雾天、大雨天、雪天、沙尘暴等等因素均会引起)下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比60%。
因此,能见度低的恶劣天气,被称为高速公路的第一杀手。
可是,可是,天气,因天而起,有偶然性,不可控。
既然天气这个变量没法变,那么,如何降低因天气而造成的事故数呢?
如何把这个道路安全头顶上的隐形镰刀,夺走呢?
交通问题,从来不是单一道路,或者单一司机的事情,而需要车、路协同,协同的越好,信息同步越及时,越能防患于未然。
而应对恶劣天气,就需要工作人员提早获知天气情况,尽早预报给在路上以及即将出门的司机师傅,如有必要及时分散车流、封锁事故高发路段等等。
在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高速公路的特别规定”中详细记载道:
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即能见度低于、、50米阈值时实行道路三级管制,并要求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应当通过显示屏等方式发布速度限制、保持车距等提示信息。
可是,可是,如果出现突发极端天气,工作人员无法提早获知,来不及采取行动怎么办?如果那些已经在高速上行驶的车,没有及时得知封路情况,影响了正常出行计划怎么办?如果在路上能见度过低,看不清显示屏指示怎么办?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及时的信息获知和同步。
我国四川省的环城高速就面临相似的难题。
当地,多雨天、多雾天,年四川平均雾日数为41天,交通运输不利天气日数(大雾与暴雨天数)为50-80天,占到了全年的13%-20%,差不多平均一周就至少有一天。
与此同时,环城高速本身的车流量还不小,尤其是在雨雾天的早晚高峰,车多、堵、还可能有事故风险,对高速公路的工作人员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既要盯着全程的车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