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手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地走了……”6月17日,周静一边在病房外走廊里活动一边接受访问:“手术做得非常成功,医生说再住两天,就可以出院了。”
今年56岁的周静是瓦房店市松树镇松树村人,十多年前,她的双腿患上了静脉曲张,由于当地卫生院的医疗水平有限,只能治疗个头疼脑热的,同时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太富裕,医院来回坐车还晕车,这些年她一直忍痛下地干农活。医院不但在松树卫生院建起了专家工作室,医院一样的先进诊疗设备。观望了一段时间后,周静医院做这个手术。
医院知名专家在松树卫生院为农民在家门口做手术
改造后焕然一新的松树卫生院宽敞舒适的诊疗大厅让农民心中乐开了花
为周静做手术的是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赵东文,赵东文主任和他的助手陈世富密切配合,技术娴熟地为周静实施了左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切除与剥脱术及交通支静脉结扎术,术后周静恢复得很快。周静开心地为我们算了一笔账,“要是医院做这个手术需要费用为1.2万元左右,报销65%,个人支付元,统筹支付为元。如今在家门口卫生院手术费用为.29,报销比例高达80%,周静只需要个人支付.25就可以了。
领导视察卫生院
让周静受益的是瓦房店市开展的医共体建设。瓦房店市共有乡镇卫生院23所,针对卫生院基础设施差、设备陈旧、卫生技术人员匮乏等情况,年,瓦房店市政府投入1.2亿元,对由个体承包的松树镇卫生院等10所乡镇卫生院进行回收,年开始组建以瓦房店医院为龙头,所属10所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所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一体化管理的紧密型医共体。
随着卫生院回归公益性,瓦房店市投入余万元对10所卫生院进行了维修改造,患者就诊条件、布局流程、消毒隔离及生活辅助设施全面升级;投入万元为医共体内卫生院购入DR、远程数字心电图机、便携式彩超、便携式B超、全自动生化等医疗设备,使卫生院诊疗设备得到彻底改观。
为提高诊疗水平,瓦房店市所有卫生院新安装了电子病历、远程会诊等系统,实现了与医院信息平台的对接,医共体内部DR、心电、部分超声可以远程传输至医院由专家进行集中诊断。瓦房店医院余名专家均对接了卫生院,有20名专家在卫生院开设工作室。农村群众定点、定时看专家成为卫生院新的诊疗模式。
松树卫生院药房
通过招聘、引进人才和总院下派,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队伍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医师队伍中执业医师占比达60%以上,平均每个卫生院有1名副高、4名以上主治医师在岗。医共体建设让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在乡镇卫生院例如阑尾炎、疝气、甲状腺次全切切除、子宫肌瘤、静脉曲张、肛瘘、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眼科的倒睫、翼状胬肉等常医院了,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
瓦房店医院院长孙竹波告诉记者,以往乡镇卫生院不能开展手术,没有住院患者,门诊量极低,门诊量仅4万人左右,老百姓评价特别差。年开展医共体管理模式后,10所乡镇卫生院总诊疗量激增,截至今年8月就达到了25万人次的门诊量,肺心病、冠心病等常见疾病在卫生院就能诊治。现在通过远程诊断手段以及医护人员下沉,实现了90%的大病不出县就能诊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