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散文芳扬四川坚守中医传

儿童白癜风的危害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6124345.html
(医院唐晓琴医生接受媒体采访)图

作者

坚守中医传承初心

用爱书写照亮人生

——记第六届“感动雅安·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唐晓琴医生

●芳扬(四川)

“一剂中草药,一根根银针,就能对很多疾病起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这让不了解中医文化的西方人士觉得十分神奇。”在中医博大精深的医理文化熏陶中,医院的唐晓琴医生,自幼就受到中医世家开痔瘘诊疗所第四代传人父亲唐光均先生的影响,耳濡目染父亲运用传统中医药治愈各种疑难肛肠疾病,让曾经年少的唐晓琴对传统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立志要成为一名中医人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在父亲的指导下,唐晓琴开始学习背诵《医学三字经》《频湖脉学》《药性四百味》《中医学概论》等传统中医药典,慢慢懂得了“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和“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等中医基础知识和治疗技艺,从此找到了人生奋斗的方向,用传统中医药和医者仁心的博爱情怀,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故事。

唐晓琴医生的高祖唐代安先生,与四川内江中医痔瘘专家、中国著名中医肛肠病学专家、医院创始人黄济川先生同门同宗,均为清朝道光年间蜀中名中医龚心裕先生嫡传弟子,并幸得恩师亲自授传“坐虎针龙”药王孙思邈雕像以传后人,于清朝同治年间开始在四川资中创办痔瘘诊疗所服务百姓大众,至今传承到唐晓琴医生这辈已是五代。

相传昔年药王孙思邈上山采药,被猛虎拦了去路,见老虎并无加害之意。药王仔细查看,原来是猛虎喉咙卡了大骨有求于药王,便取来铜圈让老虎用口衔住,只手从圈中深入喉咙取出大骨,并为老虎敷药于伤口。猛虎深感药王救命之恩,频频摇尾致谢,甘愿成为药王坐骑,此乃“坐虎”。

一日天降骤雨,药王取一捧檐下之水,嗅之有异味,断定降水之龙身体有疾。不一会儿,有一老者前来求药。药王孙思邈心中已知此人便是龙王,马上为其煎药。因良药苦口,龙王不肯喝,药王便从背囊中取出太乙神针,在龙舌三个穴位处分扎三针,又取一针胁迫龙王喝下药水。神龙受针喝药后立见奇效,顿感全身无痛舒畅,昂首曲体,腾空而起。霎那间,雨过天晴,云蒸霞蔚,祥瑞之气,布满天宇。此为“针龙”。

而今虽历经千年,后世弟子修缮药王庙宇或开办药店时,都虔诚供奉“坐虎针龙”神像,以颂药王孙思邈医术精湛,代表着人们对防治疾病、追求健康的美好愿望和民众对历代名医的纪念和崇敬深情。

据《龚心裕列传》载记:龚氏心裕者,去年已久,籍贯、初名、宗族皆渺不可细考,唯知生于道光年间,其族内有余帛,幼多聪慧,学惊西席,发蒙之初,群卷皆通。然乡试屡试不中,及至弱冠,掷经典而去。唯年不易,国乱岁凶,外夷侵害四海,发捻兴于华东,兵戈扰壤,梳篦交困,牝鸡司晨,社稷动荡。虽蜀中险峻,天赐山川亦难阻之。值此国难,龚氏睹流民之苦,喟然神伤。然独木难支天倾,遂埋首老庄,神驰物外,凝思无为,不问世事。其师不忍,劝曰:“命者,天赐也;才者,自予也;汝才溢命舛,悲矣。然圣贤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周易之学,非汝之年齿宜也,今吾有医籍数卷,尽数赠汝,毋负之。”岐黄之术,自《内经》以降,案盈几堆,书盈四壁,值心裕颓时,偶有涉之,唯其聪慧,且道行易简,触类旁通,至于而立。虽布衣之身,胸中沟壑乃成。圣人云:“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遂依古训,辞宗社以游之。后数年,多历名山大川,北至秦岭,南至云贵,三教九流,无所不交。值此国难愈凶,民生艰难,且华夏西南之地,山川险峻,疫瘴之乡,民多患疾不医,或因困顿,或信鬼神,死状奇怖,不能述之。心裕睹之,曰:“吾家裕也,吾心裕也,然吾国吾民,非裕也。吾仕途不成,当研医道,此天定也。”其后博览医籍,收治病患,常羡华佗之神技,慕时珍之高义,本草针砭无所不通,往来天府郊县,声望渐隆。时蜀地湿热,蜀人亦嗜辛辣之物,瘴疫气血纠合,侵袭下焦,盘踞魄门,或痛甚,或便血,或脱,或烂,血肉淋漓,腐臭恶甚,常有死者。唯病处私密,患者苦不欲言,医者亦恶之,多有托词之举。心裕叹曰:“川中名医甚多,内外妇儿无一不精者,唯痔漏一脉,道脉凋落,医术失传。吾生于乱世,近不惑之年,无一利于家国,愧也。现天降大任,吾欲重兴此道,或成中兴之师,兴盛之至。”于是数年,或焚膏继晷,埋首青灯黄卷;或沐风栉雨,寻访方术之士。续经典,探巧技,革故鼎新,得方药、工艺数十类,临治痔漏,多获全功,民多敬之……一九九一年,随父在雅安行医工作生活的唐晓琴,为了系统完整地学习医学知识,正式考进医学院校。作为一个女孩子,她所学的是又脏又累不被别人看好的冷门肛肠专业,因此有人建议她转学其它学科,以便以后能更好体面地就业工作。但经过认真考虑,唐晓琴还是毅然怀揣着志向和梦想战胜了腼腆顾虑,坚守着自己的初心,继承祖辈遗志继续学习中医文化知识。在学校紧张忙碌的学习日子里,唐晓琴认真系统地完成了现代医学学习,并立志要利用跟随父亲学习的中医经验,找到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优势互补治疗肛肠疾病的新方式,更好为广大肛肠病患者医治伤痛,解除大家的后“股”之忧。流派薪火相传,技术不断向前。参加工作后,在三十多年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唐晓琴医生收集整理传统中医验方经方,对于证见湿毒下注、阴伤血热妄行所引起的肠风下血或便后出血,或便前出血,或粪中夹血,血色鲜红者痔疮患者采用槐花、海蛤壳、旱莲草、生地、浙贝、黄柏、丹皮、枳壳、当归中药配方清热凉血,化痔解毒;对大肠燥热、大便秘结者,去海蛤壳、浙贝,加熟军、决明子、火麻仁;内痔出血甚者,加仙鹤草、侧柏叶;肛周脓肿、肿痛明显者、穿刺有脓者,去生地、旱莲草,加蒲公英、桃仁、穿山甲;年老体弱者,去黄柏,加生黄芪、红楂肉……同时加以其它配伍中药熏疗。对于病情严重需要手术的治疗者,采用疗效先进的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融汇中西医结合治疗医术,为川西地区数万名汉、藏、彝、回族同胞和包括北京、西藏、香港、台湾、韩国、日本等地肛肠疾病患者解除了身体病痛。总结肛肠疑难顽症的研究成果撰写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裂例临床报告》《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肛瘘13例报告》《中医舌诊在肛肠科的临床应用体会》等数十篇学术论文,在全国各类学术会上交流并推广,荣获了四川省卫生协会、中国中西医学会、世界华人交流协会和中国科技研究会的奖励。(患者康复后送赠的锦旗)作为医务工作者,唐晓琴医生深知血液在临床抢救中的特殊作用和重要性,早在十几年前就加入到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随时等待着血液病患者配型捐献召唤。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除积极捐款捐物,为执勤民警、社区志愿者、卡点值守工作人员免费赠送口罩、隔离衣帽体温枪外,还参照《四川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建议方案》,采取主动配送、预约定制等多途径,为大家免费熬制发放中药预防新冠肺炎“大锅汤”,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中医药力量;并连夜组织带领丈夫、医院医务工作者为驰援武汉抗疫紧急献血……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用自己的方式为抗疫的全面胜利助力加油。从二〇〇五年至今的十六年里,唐晓琴医生个人累计献血已达到二十余次六千三百毫升。她还是一名“宝贝回家”志愿者、关爱老兵志愿者、普善公益志愿者和麦田志愿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总是用饱满的激情,不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热心参与各种关爱帮助他人的社会活动。在医院的走廊里,到处都悬挂着肛肠疾病患者们康复后感谢赠送的锦旗。有一面写着:“药有君臣三等分,医无贫贱一般心。”锦旗背后,还有这样一个十分暖心的故事:有一次,雅安一位名叫刘平安年仅十岁的小朋友,因患严重肛肠疾病在医院就诊。刘平安瘦小的个头、痛苦的面色,让人心生怜悯。唐晓琴医生通过询问得知刘平安家境十分苦难,家里全靠爷爷奶奶务农维持生计时。身为人母的唐晓琴医生内心禁不住酸楚起来,她当即为刘平安支付了所有医疗费。屋漏偏遇连雨天。刘平安的奶奶身患重病,已卧病在床多日,每天都需要爷爷回家照顾,根本抽不开身来照顾孙儿。当得知这些情况后,唐晓琴医生耐心安抚刘平安的爷爷,叫他放心回家照顾老奶奶,毫不迟疑地担负起一个“母亲”的角色,尽心尽力照顾手术后的刘平安,从身体和精神上给予他温暖的体贴关怀,让刘平安一家甚为感动。刘平安康复出院后,他的爷爷特地送来一幅“药有君臣三等分,医无贫贱一般心”的锦旗,表达他们一家对唐晓琴医生的感激之情,刘平安从此也亲切的称唐晓琴医生为“唐妈妈”。生命无价,爱心无价,奉献无价。唐晓琴医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责任和担当。唐晓琴医生的先进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先后二十余次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红十字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四川省、市政府部门表彰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先进个人、四川省各民主党派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先进个人、民革四川省委首批抗疫先进个人、四川省社会办医抗疫先进个人等殊荣。点击标题同步阅读作者其他部分文章:芳扬(四川)

鸽子花开二郎山芳扬(四川)

茅香山铭文芳扬(四川)

人生历尽沧桑,依旧温暖善良——雅安“张海迪”罗孝福医生的励志故事●作者简介●杨芳兵农民工,笔名芳扬,网名天涯流云,香山布衣。年8月出生于川西雅安市二郎山下天全县,雅安市作协会员,有《二郎山下是我家》《挡住诱惑》《善待生命》《白大侠》《梦回雅安》《香山老屋》和《医者仁心大先生》等两百余件随笔习作散见于《四川日报》《雅安日报》、湖南《文艺生活》《青衣江》和台湾《人间福报》等省内外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无偿献血志愿者,中华骨髓库上海市总第例、涉外第1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投稿须知投稿者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qiucz.com/glcx/100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