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6(03) :-.DOI:10./cma.j.issn.-..03.
肛周脓肿(perianalabscess)是发生于直肠肛管组织或者周围间隙的脓肿,是肛肠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1]。疼痛是肛周脓肿术后最主要的症状,发生率高达90%,可导致一系列问题,如增大创面感染的危险,导致创面愈合延迟,造成失眠、厌食等并发症,甚至导致肛瘘、败血症的发生[2,3,4,5,6]。疼痛被列为人类第5大生命指征[7]。年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提出"规范化管理是疼痛发展的必由之路"[8]。一系列疼痛管理措施实施后,肛周脓肿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仍高达65%[9]。解决疼痛管理最有效的方式是建立疾病的疼痛管理方案[10]。研究发现,通过建立并实施癌痛[11]、烧伤疼痛管理方案[12],取得很好的疼痛管理效果。但是目前关于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管理方案鲜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基于循证证据、患者需求、癌痛[11]、烧伤疼痛管理方案[12]进行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管理方案内容框架的构建,旨在为科学的疼痛管理提供依据。
一、对象及方法
1.组建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管理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肛肠、疼痛、心理科医生,伤口专科护士共8名。学历构成:博士2名、硕士2名、在读硕士4名。职称构成: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4名,副主任医师3名。课题组成员主要负责发放及回收问卷、文献质量评价、指标筛选、专家意见汇总及反馈。
2.形成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管理方案内容框架的初稿:
(1)理论支持。本研究以跨文化护理理论、曼彻斯特疼痛管理模式为理论指导,见图1。(2)质性研究。年7—12月,通过对12医院肛周脓肿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患者的疼痛管理需求。访谈提纲为:①肛周脓肿术后您感觉到疼吗?这种疼痛有诱发原因吗?②疼痛对您有什么影响吗?③在术后整个疼痛管理过程中您有什么迫切的需求吗?④这些需求医护人员可以满足吗?共析出4个主题,其中重视患者疼痛感受的需求对应方案的C1、C3;减轻操作性疼痛的需求对应D4;采取更好的疼痛管理措施的需求对应D2;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对应E2、E3。(3)循证研究。检索数据库:万方、CNKI、维普、PubMed、Cochrane及各类指南网。检索年限限定—年。检索词:肛周脓肿/肛旁脓肿/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疼痛、术后。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汇总,依据"JBI最佳实践信息手册作者指南""年版证据推荐级别和证据分级方法"[13,14]进行评价。在数据库中共检索到篇中英文文献,经过阅读题目、摘要及全文进行筛选、评价,最终纳入29篇,其中病例对照研究23篇、临床实践指南4篇、专家共识1篇、基于研究型文献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1篇。
点击查看大图
图1
跨文化护理理论、曼彻斯特疼痛管理模式为理论指导的应用图
图1
跨文化护理理论、曼彻斯特疼痛管理模式为理论指导的应用图
综上,基于理论指导、患者的需求、循证结果最终形成包括5个一级条目、22个二级条目及54个三级条目的内容框架初稿。
3.运用德尔菲(Delphi)法进行方案的调整:
(1)选择咨询专家。专家人数一般不超过20名[12],结合本研究的实际需要及考虑实际的回收率,确定咨询专家15名。邀医院长期从事疼痛管理的疼痛科、肛肠科医生、伤口护理专家。(2)专家评选标准。①在疼痛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②技术职称为副高级及以上;③从事工作10年以上;④对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愿意支持本研究。(3)Delphi法的实施。通过邮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