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患者自述
患者1:不知道为什么,被人称为洁癖的我,竟然在年初时屁股长了一个大脓包,当时以为是沾到什么脏东西了,于是就自行买消炎药过来涂。一直也不见好,后来上网查了下才知道原来我是得了肛周脓肿,因工作忙的缘故,一直没去治疗,后来竟然转变为肛瘘。因怕疼,医院治疗,本人经历过恐惧、紧张、沮丧、绝望等阶段。
患者2:患者陈女士两年前出现肛瘘,日常大便无法控制。去年10月,医院就诊时,其肛门周围已接近腐烂状,肛门口几乎看不出了,医生们确诊患者肛门周围共有4处高位肛瘘。
患者3:两年前,许先生发现自己屁股上长了个硬疙瘩,不疼不痒,当时没当回事。可慢慢的疙瘩越长越大,开始肿胀疼痛。一天上班时,不慎把疙瘩碰破,屁股火辣辣的疼,到厕所里一看,原来是屁股上的疙瘩破了,血液、脓液不停地流,疼得他眼泪都掉了出来。打消炎针后病情依然不断恶化。
2
说起痔疮,大家很熟悉,说起肛瘘大家常常是一头雾水,肛瘘是什么?
那么肛瘘有什么体征呢?
肛瘘常为肛周脓肿自行溃破或切开排脓后伤口经久不愈形成肛瘘外口。临床表现为自瘘管外口反复流出少量脓液,污染内裤;有时脓液刺激肛周皮肤,有瘙痒感。若外口暂时封闭,脓液积存,局部则有胀痛,红肿,封闭的外口可再穿破,或在附近穿破形成另一新外口,如此反复发作,可形成多个外口,互相沟通。如瘘管引流通畅,则局部无疼痛,仅有轻微发胀不适,病人常不介意。肛瘘例图
3
那么肛瘘病理病因是什么呢?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有2大类:一类与肛腺及肛瘘有关,称为原发性急性肛腺肌间瘘管性脓肿,简称瘘管性脓肿,较多见;一类与肛腺及肛瘘无关,称为急性非肛腺性非瘘管性脓肿,简称非瘘管性脓肿较少见;肛瘘大多由前者发展而来。肛瘘多为一般化脓性感染所致,少数为特异性感染,如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直肠肛管外伤继发感染也可形成肛瘘,直肠肛管恶性肿瘤也可溃破成瘘管,但都很少见,与一般化脓性肛瘘有明显区别。4
肛瘘检查需要做什么?
1.看
先把肛门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外口在后半部分,其内口基本都在6点齿线处。外口在前半部分,有两种情况。外口距离肛缘在5cm之内的,内口在与外口对应的齿线处。外口距离肛缘超过5cm的,内口会绕到后侧6点。这一定律的准确率在80%左右,一般作为其他检查前的初步判断。2.摸
一般的肛瘘通过“摸”就能诊断清楚。但如果瘘管位置较深,或没有完全形成,或属于括约肌间的,此时需要采取下面措施继续检查。3.探
用探针从肛瘘的外口探入,只要瘘管畅通,探针就可以一直探查到内口。手术时,沿探针把瘘管切开。用探针来定位内口需排除两种情况,瘘管中间闭塞不行,瘘管弯曲不行。4.灌
针对弯曲的瘘管,摸不行,探针也不行,此时需要从外口灌进液体,看看从什么地方流出来,流出的地方就是内口。使用的液体有美兰,有双氧水。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条件是,瘘管畅通。5.照
B超、X线摄片、CT、这些都属于“照”的范畴,尤其是B超,近年来在临床广泛应用,一些有经验的检查医生,可以准确描述瘘管的位置、范围、与括约肌的关系和内口的位置。6.切
在以上方法都还不能定位内口的情况下,只能去切开瘘管,沿着瘢痕与坏死组织,且切且寻找。5
那么肛瘘怎么治疗呢?
1.药物治疗(1)外治
(2)使用抗生素
(3)药物内服
2.手术治疗(1)切开引流
(2)置管或挂线引流
(3)肛瘘切开术
(4)瘘管剔除术
(5)主灶切开支管旷置术
(6)挂线术
(7)双向等压引流术
(8)瘘管填塞术
最后当然要注意预防啦~
1.防治便秘和腹泻,对预防肛周脓肿和肛瘘形成有重要意义。
2.及时治疗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以避免发展成肛周脓肿和肛瘘。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排便,每日排便后坐浴,保持肛门清洁,对预防感染有积极作用。
PPH微创治痔疮的优势
PPH又称为“直肠粘膜环切手术”,是一种以肛垫病变引起痔疮这一发病机制的新认识为理论根据的新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安全性高:无需切除肛垫,较大程度保留肛门正常功能,避免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
疼痛小:将脱出肛门的痔疮拉回原位,同时截断向痔疮提供血液的血管,不损伤肛周皮肤,故术后几乎无疼痛。
创伤小、恢复快:吻合器环形切除粘膜为非开放性伤口,出血少,可很快恢复正常生活。
诊疗范围大:环形痔、多瓣痔、巨大孤立痔、内痔、外痔、混合痔、环状痔、嵌顿痔、直肠粘膜脱垂、脱肛等。
适合对象广:因损伤少,特别适合中老年人、注重效率的白领人群及传统治疗复发者、伴有轻度脱肛与直肠粘膜内脱的患者。
医院提醒大家:这段时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