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体检季到来8项准备工作你做对了吗

每年的1-3月份是体检的淡季,而从4月开始就进入体检的旺季,体检科往往人满为患,随便一个项目都得排队,严重影响体检的感受。所以建议选择在春季进行体检,可以避开体检的高峰期。

而且,一年之计在于春,冬去春来,万物生长,人体也跟着进入新一轮的生长周期,这时应该好好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能更好地做自我健康管理。

我们都知道,定期体检往往能发现一些不易察觉的早期疾病,以便及时干预、终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如果对体检的一些关键环节重视不够,出现一些疏漏,就难以达到体检的目的,等于白花钱了。

想得到一份有价值的体检报告?马上看看该怎么做。

体检前:充分准备

1

提前控制饮食

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吴义春建议,提前3天就要做好体检准备,尤其是食物方面。

油腻食物会使甘油三酯升高,影响肝功能等多项检查的准确性。

大量高蛋白食物则会使尿素氮和血肌酐的数值升高,影响肾功能判断。

含碘高的食品会影响甲状腺功能检测,建议体检前两周不要食用含碘量高的食品。

验大便前一两天,要忌菠菜和猪肝等,也不要吃太多辛辣食物,以免影响大便隐血的检查结果。该检查主要用于筛查大肠癌。

2

合理空腹

“体检空腹”是常识,但很多人不清楚需要空腹多久。

如果要在早晨8点抽血,前一天晚上8点以后就不要再进食了,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空腹抽血最好在早上7:30到8:30之间进行,最迟不宜超过9:00。一些人拖到上午10点之后才去抽血,这种做法容易导致血糖值失真,而检查当天需抽完血、做完肝、胆B超检查后,方可进食。因此应该尽早采血,不要轻易误时。

如无特殊情况,抽血前4-6周内应无急性病的发作。

重要提醒

名家话健康(ID:bjcbmyf)提醒大家:

血液检查中,除餐后血糖及胰岛素等个别项目以外,绝大部分都需要空腹采血进行化验,除此以外,腹部超声、碳-13呼气试验,也需要空腹状态进行检查。其他如胸片、心电图、妇科检查、妇科B超、前列腺B超等都不需要空腹。

3

适当饮水

医院内分泌科医生高文莉提醒我们,体检前大量饮水会稀释血液,导致血糖、血脂、血黏度等检测出现误差。

因此,体检前一天晚上最好别大量饮水,特别是12点以后。体检当天早上可以少量喝水,但最好控制在50~毫升以内。

重要提醒

名家话健康(ID:bjcbmyf)提醒大家:

准备在全麻状态下做胃肠镜的人必须禁水,以免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误吸。

4

不要盲目停药

高血压病患者需要每日清晨服降压药以保持血压稳定,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血压骤升,发生危险。其实这些药物对体检结果的影响很小,一般不会响结果判断。另外,服药后再检查,有助于判断你的日常身体状况,体检医生可对目前的降压效果进行评价,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重要提醒

名家话健康(ID:bjcbmyf)提醒大家:

高血压患者应该像平常一样吃降压药,有糖尿病以及其他慢性病的患者,在抽血后进食时应及时补服药物。如果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可以及时进食一块巧克力直到症状缓解再行检查。

5

不要喝酒

饮酒会影响一些血液检查项目的结果,最常见的有转氨酶和尿酸。大量酒精还会促使血压改变,心跳加快,诱发心律不齐,降低心电图、脑血流图的准确性。

因此,体检前3天最好别大量饮酒,体检前一天一定不要沾酒。

6

避免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会影响血糖、肌酐、肝功能等血液检测结果。

建议体检前一天不要做剧烈运动。走路不会影响体检结果,但如果感觉心跳加速,最好休息5-10分钟再抽检,等心跳恢复平静后再量血压。

7

感冒发烧勿体检

感冒发烧等感染期体检的话,很多指标都会受到影响。最好在停止服用抗生素类药物3天后再体检。

此外,女性月经期也不宜体检,生理状况会影响血液检查结果。乳腺红外线检查应安排在月经干净后一周。

8

衣着宽松轻便

选择穿脱方便的服装、鞋袜,最好不佩戴项链等饰物,女士的文胸不要带钢托,不要穿金属亮片的内衣,不要穿连衣裙、连裤袜,也不要佩戴隐形眼镜,最好不要化妆。

体检时:重要项目别遗漏

在充分休息和充足准备之后,接下来到了正式的体检环节。这几项如果不检查,小心耽误大病。

1

肛门指检

“弃检”项目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肛门指检,39%的人因害羞或害怕选择主动放弃。

其实这是一种安全又准确的外科检查方法,主要用于检查常见的肛肠疾病(如痔疮、肛裂、肛瘘、直肠息肉、直肠肿瘤等)和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等),80%的癌肿可以通过肛门指检被发现。

重要提醒

名家话健康(ID:bjcbmyf)提醒大家:

即使毫无症状,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直肠指检。

2

拍胸片

拍胸片是排查心肺基本情况的最便捷的检查方法,可发现部分支气管疾患、结核、肺癌等。

很多人因为怕辐射而不拍胸片,其实拍一次胸片的辐射量很小,仅相当于7-10天自然辐射量,对普通人身体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重要提醒

名家话健康(ID:bjcbmyf)提醒大家:

胸片检查的优点是检查时间短,费用低,但清晰度和准确度不如CT。因此建议肺癌的高危人群,45岁以上、吸烟、有肺部慢性疾病者可选择CT检查。

3

五官科检查

耳鼻喉科不仅可发现大部分急慢性炎症,还可筛查浅表肿瘤。

眼科对青光眼、白内障、眼底出血等常见病检出率非常高。

口腔科除了可发现牙齿和牙周问题,更能发现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如黏膜白斑、纤维化等。

4

尿常规

尿检敏感性高,是肾脏、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第一道风向标,绝不应弃检。

即使没有症状,一般也需每年筛查一次尿常规。如果已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则应根据病情,每年定期检查两次或两次以上。

5

粪便分析

粪便分析是消化道疾病的“照妖镜”,可以了解胃肠道有无出血、炎症、寄生虫感染、消化吸收功能等情况。嫌麻烦而不做粪便检查的话,得不偿失。

6

妇科检查

妇检中要暴露隐私部位以及回答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一些女性会选择避开。其实,有过性生活的女性,每年应至少接受一次妇科检查。看似简单的妇科检查,可以发现很多妇科疾病。

重要提醒

名家话健康(ID:bjcbmyf)提醒大家:

体检项目的选择应从普通筛查项目开始,循序渐进,项目尽量覆盖多系统,同时兼顾个性化。

建议选择“1+X”个性化体检方案,即基础检查“1”+专病(或专项)风险筛查“X”。基础检查评估基本健康状况,再综合家族病史、既往疾病史、个人生活习惯等选择一项或多项专病风险筛查。

体检后:正确看待体检报告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体检报告到手了,接下来该怎么做呢?看到一些指标不如意,于是很紧张?或者扔在一边无所谓?

在拿到体检报告后,应先仔细阅读结果、解释及主检医生建议。可以请全科医生为自己做个健康规划,和医生一起讨论后期的健康管理。

对于体检报告上的“阳性”结果不要过度紧张,个别项目偶尔一次不在正常范围内,不见得就是疾病,一定先要咨询医生。

之前名家话健康谈到了19种常见的体检病,点击回顾:体检指标一超标就害怕?19种常见“体检病”,其实只有这些需要治

即使是没有问题的体检报告也要细心查看。体检结果处于正常范围的上限,只能说明身体状况刚及格。当某项化验结果接近正常值上下限时,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及时调整生活习惯。

建议妥善保存近年的体检报告,方便观察身体指标的变化。例如体重增加、腰围变粗、血尿酸上升等都在提示你身体存在的潜在问题,要引起注意。

推荐阅读

?身边这一物竟是免费的降压药、补钙剂、开心果……12大好处被很多人忽略,6个秘诀用好它!

?春季吃豆胜吃肉,这5种豆类别错过,护眼、通便、降血压!

?“”锻炼法,让90岁的他每天骑车30公里!想做就能做,人人学起来

综合自医院、健康春旅、生命时报、人卫健康、羊城晚报,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张瑞玲聂爱玲李含威

出品/北京晨报社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青少年白癜风治疗
新媒体总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qiucz.com/glyy/1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