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0岁。排便后肛门处剧烈疼痛。于肛门口见一椭圆形肿块,有明显触痛。应首先考虑为
A.直肠息肉脱出
B.肛周脓肿
C.前哨痔
D.内痔脱出嵌顿
E.血栓性外痔
选E血栓性外痔:疼痛剧烈,排便、咳嗽时加剧,数日后可减轻,可在肛周看见暗紫色椭圆形肿物,表面皮肤水肿、质硬、压痛明显。
内痔脱出嵌顿:便血,并伴有肛门剧痛。
直肠息肉脱出:会有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
前哨痔是慢性肛裂的症状。
内痔的好发部位:直肠下端的左侧、右前或右后方(截石位3、7、11点)。
内痔的主要表现为排便时
内痔分期
Ⅰ期
Ⅱ期
Ⅲ期
Ⅳ期
临床表现
排便时无痛性出血+痔块不脱出
便血加重,严重时呈喷射状+痔块能出能进
便血量常减少+痔块能出不能进(需用手托回)
痔块长期脱出于肛门外或回纳后又即脱出
无痛性出血和痔块脱出,分为4期:
外痔的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潮湿、有时伴局部瘙痒。如发生血栓性外痔,则有肛门剧痛,在肛门表面可见红色或暗红色硬结。
痔病人的护理:局部热敷或温水坐浴,必要时用1:高锰酸钾溶液温水坐浴;术后不宜过早下床,以免伤口疼痛出血。
肛瘘的临床表现:疼痛(多为隐痛)、瘘口排脓、发热、肛周瘙痒。
瘘管切开术或瘘管切除术适用于低位肛瘘;挂线疗法适用于高危肛瘘。
肛门周围脓肿的主要临床表现:持续性跳痛、局部红肿、触痛,脓肿形成和有波动感。
直肠肛管疾病患者热水坐浴:用1:高锰酸钾溶液ml坐浴,温度为43~46℃,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
当脓液变稀,引流量小于50ml/d时,可考虑拔管。
肛裂好发部位为肛管后正中线。前哨痔、肛裂、乳头肥大常同时存在,合称肛裂“三联症”。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疼痛(主要症状,周期性,烧灼样或刀割样)、便秘、出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