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讨论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
中文名
灌肠法
工具
导管
作用
通便排气
功效
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
目录1大量不保留
2小量不保留
3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编辑
目的:1.刺激肠蠕动,解除便秘,排除肠胀气;2.应用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3.清洁肠道,为某些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4.稀释和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1]
评估
1.病人的病情、临床诊断、灌肠的目的
2.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心理状况和排便情况。
3.病人对灌肠的理解配合程度。
计划
用物准备
(1)治疗盘内备灌肠筒一套,肛管,血管钳,润滑剂,棉签。
(2)治疗盘外备卫生纸,橡胶或塑料单,治疗巾,弯盘,便盘,便盘巾,输液架,水温计,屏风。
(3)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成人每次用量为ml~ml,小儿~ml。溶液温度为39~41摄氏度,降温时用28~32摄氏度,中暑用4摄氏度[1]
2.病人准备了解灌肠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并配合操作。
3.环境准备关闭门窗,屏风遮挡。[2]
实施
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向病人解释,嘱其排尿,屏风遮挡。(2)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垫治疗巾及橡胶单于臀下,弯盘放于臀边。不能自我控制排便的病人可取仰卧位,臀下垫便盘。盖好被子,只暴露臀部。(3)挂灌肠筒于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润滑肛管,并排气,夹紧肛管。(4)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成人7~10cm,小儿4~7cm),松开夹子,使溶液缓慢灌入。(5)观察液体灌入情况,如灌入受阻,可稍移动肛管;有便意时,适当放低灌肠筒,并嘱病人深呼吸。(6)液体将流完时,夹紧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拔出,放弯盘内,擦净肛门。嘱病人平卧,保留5~10分钟后排便。(7)清理用物,并做好记录,如1/E表示灌肠后大便一次。
注意事项
(1)掌握灌肠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如为伤寒病人灌肠,溶液不得超过ml,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降温灌肠应保留30分钟后排出,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并记录。(2)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反映,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等,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3)禁忌证: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肠。(4)操作时尽量少暴露病人肢体,保护病人自尊心,并发防止受凉。(5)肝性脑病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或水钠潴留病人禁用生理盐水灌肠。
小量不保留编辑
目的
1.软化粪便,解除便秘。
2.排出肠道内的气体,减轻腹胀。
评估[1]
病人的病情、临床诊断、灌肠的目的。
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心理状况和排便状况。
病人的合作理解程度。
病人的肛门皮肤、黏膜的状况。[2]
计划
1.用物准备
(1)治疗盘治疗巾内备注洗器,量杯或小容量灌肠,肛管,温开水5~10ml,遵医嘱和评估资料准备灌肠液,止血钳,润滑剂,棉签。(2)常用的灌肠液:溶液温度为38℃。选用“1、2、3”灌肠溶液,即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或选用油剂,即甘油或液体石蜡50ml加等量温开水;或各种植物油~ml。
(2)病人准备同大量不保留灌肠
(3)环境准备同大量不保留灌肠
实施
1.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至病床边,病人准备及环境准备同大量不保留灌肠。(2)润滑肛管,将注洗器接于肛管,排气并夹紧肛管,插入肛管7~10cm,放松夹子使溶液全部流入。灌毕再注入温开水5~10ml。(3)捏紧肛管并拔出,嘱病人保留10~20分钟后再排便。(4)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并记录。
注意事项
1.注入速度不得过快过猛,以免刺激肠粘膜,引起排便反射,
2.更换注洗器时,防止空气进入引起腹胀
3.如用小容量灌肠筒,液面距肛门低于30CM.
4.避免直肠内液体返流。[2]
保留灌肠编辑
目的: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感染。
评估
病人的病情、肠道病变部位、临床诊断。
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心理状况。
病人的合作理解程度。
计划
1.用物准备
根据医嘱准备灌肠溶液,一般镇静催眠用10%水合氯醛;肠道抗感染用2%小檗碱、0.5%~1%新霉素或其他抗生素等。灌肠液量不超过ml。温度39~41℃。(3)关闭门窗,适当遮挡。
实施
1.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解释,嘱病人先排便、排尿。(2)取适当卧位,臀部抬高10cm。(3)嘱病人深慢呼吸,轻轻插入肛管15~20cm,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缓慢灌入药液。(4)拔出肛管后嘱病人至少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5)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观察病人反应和疗效,做好记录。
2.注意事项 (1)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病人、排便失禁者均不宜做保留灌肠。(2)肠道病病人在晚间睡眠前灌入为宜。(3)慢性菌痢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取右侧卧位。[2]
参考资料
1.class="gotopanchor"data-linktype="2"name="refIndex_1_"style="color:rgb(,,);width:15px;height:14px;overflow:hidden;background:url(" 1)《黄帝内经》中记载肠胃“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泄者也”。指出人体产生的垃圾不能在人体内停留过久,需及时传送和排泄。
2)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记载:“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就是讲究每日通行大便或多通大便,以求健康长寿。
3)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长生要清肠,不老须通便”。同样指出长寿的秘诀在于清肠通便。
4)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记载:“便难之人,其面多晦。”指出了宿便滞留体内对身体的危害。
5)明代李时珍曾指出:“肠长清,肠无渣,气脉通,病可除。”
6)清代周学海《读医随笔》中记载:“凡治病,总宜使邪有出路,宜下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出也。”指出治病的更要在于体内瘀阻邪毒及时排出。
二、西医理论
1)俄国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著名细菌学家梅奇尼科夫在“自身中毒”学说中指出:“人体垃圾因为某些原因过量沉积在体内,导致人体慢性中毒,从而引发多种疾病。”
2)俄罗斯著名养生专家安德列耶夫说:“一切疾病的主要原因和根源,就在于人的肌体在不同层次上滞积了各种垃圾。”
3)英国皇家医学院曾提出:“90%的慢性病都因肠道不洁而引起。”
4)世界癌症学家戈尔卓在《癌症治疗》中指出:“癌,这是大自然对不正确摄入饮食的报复,在个癌症患者中,有个是本人粪便之毒造成的恶果”。
5)医学博士拉穆尔曾指出:“折磨人类的90%的重病其主要原因是便秘和延迟排便。”
6)日本医学专家新谷弘实著作《百病皆可清肠治》,提出清肠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1]
产品作用
治疗由于都市人进食的食物过于精细、粗纤维不足,再加上白领女性工作压力大,运动不足所以便秘患者日益增加。肠壁上干结的宿便使肠道分泌粘液减少,影响正常的蠕动,便秘因此不断加重。另外,由于肠道吸收过多的毒素,其他器官还会受到影响。有些女孩子口气不佳的原因,就是呼吸道排出了体内的有害气体。水疗可以减少肠道有害气体硫化氢、氨气以及沼气的生成和排出。
防癌食物残渣在大肠内经发酵和腐败作用会产生一些致癌物质,由于肉食在消化道停留时间过长,所以大肠与致癌物质接触时间也就相应延长了。为了预防大肠癌的发生,经常清洁大肠十分必要。
美容皮肤和皮下的毛细血管以及大量的腺体将血液中的代谢物和一些有害物质排出。在排泄过程中皮肤受到损害,从而引发痤疮、色斑等皮肤问题。肠道水疗使有害物质增加从肠道排泄的机会,通过皮肤排泄有害物质的机会减少,这样一来当然对皮肤健康有益。
保健有些有害物质在血液中通过肝脏解毒,消耗了肝脏解毒酶系统,作用于大脑之后,人就会感到疲劳,同时对免疫系统和人体新陈代谢也有影响。水疗可以清除有害物质,对全身具有保健作用。
词条图册灌肠器(2)
参考资料:1.
医学依据
2.评估患者: (1)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灌肠的目的。 (2)患者的排便情况和肛周皮肤、黏膜是否完好。 (3)患者的心理状况、合作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嘱患者排尿。 4.酌情关闭门窗,用屏风遮挡患者,保持合适的室温和足够的照明。
适应证1.不保留灌肠 (1)刺激结肠蠕动,作为排便排气用。 (2)用于清洁洗肠,清除肠道毒物,作为乙状结肠镜检、腹部X线检查及肠道术前准备(清洁灌肠)。 2.保留灌肠 经直肠给药,其常用的药物有氨茶碱、生理盐水普鲁卡因溶液、大蒜溶液、黄连素(小檗碱)溶液及中药消炎制剂等。
禁忌证1.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禁忌灌肠。 2.肝昏迷患者灌肠,禁用肥皂水。 3.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或钠、水潴留患者禁用生理盐水灌肠。
操作步骤1.根据医嘱配备灌肠溶液,溶液名称、温度、浓度及液量准确。 2.携用物到患者床边,再次核对患者身份及灌肠溶液。 3.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屈膝,裤子脱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肛门括约肌控制力差的患者取仰卧位,臀下垫便盆。盖好盖被,只暴露臀部。 4.将一次性防水垫单铺于患者臀下,弯盘置于臀边。打开无菌方纱。 5.打开一次性灌肠器包装,检查灌肠袋与连接管的连接情况,接上规格合适的肛管。关闭灌肠袋连接管上的管夹。将准备好的灌肠液倒入灌肠袋。将灌肠袋挂于输液架上,使其液面距肛门40~60cm。操作者戴上一次性手套。 6.开放管夹,使溶液充满管道以排尽肛管内气体,然后夹管。 7.润滑肛管前端。 8.一手分开患者臀部,暴露肛门,指导患者深呼吸,看清楚肛门后,另一手轻轻将肛管经肛门插入直肠,成人为7~10cm,小儿为4~7cm。 9.固定肛管,开放管夹,使液体缓缓流入,直至灌液完毕。 10.待灌肠液即将流尽或患者实在不能忍受更多灌肠液时夹管。用无菌方纱在肛周包裹肛管轻轻拔出,将用过的整套灌肠器放进医疗垃圾袋,擦净肛门,撤去一次性防水垫单及弯盘,脱下手套协助患者穿好裤子。 11.向患者说明有腹胀感是正常现象,并嘱患者安静地躺在床上,尽量保留灌肠液5~10分钟后再排便。
临床意义1.解除便秘、肠胀气。 2.清洁肠道,为肠道检查、手术和分娩做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注意事项1.动作要轻柔,以防肛门损伤。 2.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老人、儿童、孕妇,压力要低,速度要慢,并注意病情变化。
术后护理1.不保留灌肠者,平卧,尽可能保留10~20分钟后再排便。如有腹痛等症状不见缓解,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2.药物保留灌肠者,停止灌入后,卧床1小时以上,以利于药物吸收。 3.清洁灌肠者,为彻底清除肠内粪便,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大量不保留灌肠,每次灌肠后应尽量排净粪便,直至排出清洁无粪便为止,以便为肠道检查和手术做好准备。 4.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加强运动。
词条标签:
科学,医学
单吃中药白癜风能治愈吗单吃中药白癜风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