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由于肛管和直肠末端的静脉曲张所造成,多见于经常便秘者,有内痔、外痔和内外混合痔三种。以便血(内痔)、疼痛(外痔)和肿块物突出为其主要症状。
肛瘘又称“痔瘘”,是肛管和直肠旁组织发炎、化脓、穿破后所形成的肛管或直肠与皮肤之间沟通的瘘管。初起时常为单个性瘘管,病久可发展为多个性瘘管,主要症状为瘘口长期流脓,不易自愈。
来自仫佬医的处方六则
处方1
糯稻杆、白芷、甘草各15克。
用法:糯稻杆烧灰,水浸过滤,与后两味煎水洗患处。
处方2
①薄荷、芦荟、草鱼胆各适量。
②蟾酥0.3克,轻粉0.45克,侧柏叶9克,老松香1克,正大梅片2克。
用法:方①前二味水煎取汁,入鱼胆汁调匀处擦患处。方②共研细末,麻油调匀。继方①外涂患处。
处方3
无名异36克,甘草节9克,枯矾15克(可用至9克)。
用法:煎水洗患处,每日1次。
处方4
川连、赤芍各4.5克猬皮、地丁各6克,用木瓜9克,甘草节1克,玄明粉2克,滑石3克。
用法:水煎服,小便难者加赤小豆;腹泻去明粉;无便血去猬皮。
处方5
槐角30克。
用法:炒干研末,每次6克,以酒冲服,常服不发。
处方6
黄丹(妙)15克,枯矾6克,乳香,没药各3克,皂角
(煅)9克。
用法:共研细末涂患处。涂药前先以梧桐子煎水外洗。
文
《中国仫佬族医药》
图
摄图网
编辑
毛凯亮
审核
张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