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联外科分医院召开

   年11月14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以下简称世界中联)外科专业委员会换医院(以下简称中日医药)隆重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由人组成的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医院肛肠中心主任王晏美教授当选会长。郑丽华、夏仲元、刘仍海、梁靖华、王建民、贾小强、李华山、张书信、白克运、秦红松、吕国忠、王万春、姚昶、王军、王红、彭作英、许方方、杨士斌、沙静涛、陈明岭、范学顺、罗勃特、李辉当选为副会长,李明、李昕、zhu,xiaoshu等60人当选为常务理事,来丽霞等人当选为理事。李佳楠任秘书长。大会授予陆德铭、裴晓华为名誉会长,李曰庆、张燕生、韩宝和李国栋为顾问。本届理事会成员除中国外,还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印尼等8个国家,分别从事疮疡、血管及淋巴疾病、肛肠、乳腺甲状腺疾病、男科和皮肤科等专业。

大会现场

大会由世界中联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办,医院承办。出席大会的嘉宾有世界中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桑滨生,医院党委书记宋树立,医院副院长丁晶宏,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助理兼学术部主任潘平,北医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裴晓华,医院西区综合处处长姜凯,及来自全国的参会代表余人。大会开幕式由医院肛肠中心副主任郑丽华主持。会议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网上观看人数余人。   会上,世界中联领导和医院领导一起为新当选的会长、副会长及顾问颁发证书。

郑丽华主持开幕式

桑滨生会长和宋树立书记将会长证书颁发给王晏美教授

顾问证书颁发给张燕生、韩宝、李国栋教授

颁发副会长证书

颁发副会长证书

医院党医院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感谢世界中联的信任,对外科医院深感荣幸,也倍感责任重大。医院建院36年以来一直重视中医、中西医结合各学科建设与发展,在学科设置和学科融合上深耕多年,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患者前来就诊。借助世界中联的平台,我院将继续有力推动外科学理论的研究,临床实践的探索,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从而促进临床诊疗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医院也希望在世界中联的统筹领导下,致力打造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中医外科及肛肠学科学术提升与发展,为推动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的繁荣做出贡献。

原国家卫健委宣传司司长、医院党委书记宋树立致辞

新当选的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王晏美教授首先介绍了世界中联外科专业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内容及计划,在谈到如何去促进中医外科学发展时指出,外科专业委员会是分量很重的二级分会,但其发展的步伐明显落后于其他学科,新一届理事会将团结各专业,齐心聚力,找准发力点,围绕“守正创新”总基调,在四个方面发力。第一,学科融合,通过多学科会战,扩大优势病种数量;第二,内外贯通,加强内科外治、外科内治,进一步破解临床难题;第三,中西择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与技术,丰富临床手段;第四,今为古用,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发掘古籍与前人的智慧,用大数据成果开发人工智能用于临床。

王晏美会长报告工作计划

世界中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桑滨生代表世界中联感谢各位专家同道对世界中联的支持与帮助,感谢各位中医人在新冠肺炎爆发时快速反应,积极参与救治,也感谢世界中联国内外会员在危难时刻团结一致,多次举行国际会议分享抗疫经验,并积极组织多次捐赠活动,为国内外抗击救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国内抗疫已经进入常态化,但中医药国际抗议任重道远,希望在世界中联的带领下,各国家和地区的中医人能继续为中医药在海内外的传播和交流尽一份力量。他对外科专委会提出四点要求:一、加强规范化建设,按照国家规定和世界中联相关规章开展工作,积极参加世界中联全球性活动;二、加强组织建设,创建多学科综合平台,将国内中医药经验和学术进展积极传播到国际上去;三、加强学术引领,吸引海外会员入会,促进学科交流合作;四、致力于解决中医外科领域重点疑难疾病,促进中西医互动融合诊治。

桑滨生会长总结发言

在开幕式之后举行了中医外科及肛肠科医师临床胜任力论坛,这也是国内外少见的中医外科系统各专业人员汇聚一堂研讨外科问题。大会围绕中医外科诊治中遇到的疑点难点进行深入讨论,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将就中医外科学学科细化与融合发展,理论研究及疑难疾病诊疗做精彩的学术报告。裴晓华教授从中医外科与脾胃学说阐述外科学理论与实践,胡春福教授将从中医药文化建设角度探讨外科发展,贾小强教授则对中医外科学科发展进行相关总结与展望,王晏美教授则讲述医者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去规划与建设自己的职业与未来。针对顽固疾病的治疗,张燕生教授强调应注重中医外科托补法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张书信教授则善于将温药运用在中医外科疾病治疗中,李国栋教授和韩宝教授将分别对外伤性肛门失禁的诊治和出口梗阻便秘的治疗进行经验总结。上午学术会议由夏仲元教授和李辉教授主持。

裴晓华教授:中医外科与脾胃学说

胡春福教授:中医药文化建设在外科发展中的作用

贾小强教授:中医外科学科发展与展望

张燕生教授:中医外科托补法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

王晏美教授:互联网时代医生职业规划与建设

李国栋教授:外伤性肛门失禁的诊治

韩宝教授:出口梗阻便秘的治疗

夏仲元教授和李辉教授主持上午的会议

下午的学术会议依旧气氛浓厚,中医外科领域各专家使出浑身解数,致力于专科专病诊疗技术的提升。疮疡是中医外科的一大特色,王军教授和夏仲元教授分别从机制研究和慢病管理方面阐述其治疗策略。肛肠疾病在中医外科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痔瘘等常见病和多发病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针对混合痔的相关治疗李华山教授和白克运教授将分别进行精细化和系统化的论治。肛瘘是中医外科手术的重点和难点,在保护肛门功能与彻底治疗之间如何掌握是外科医生亟待解决的问题,梁靖华教授将阐述复杂性肛瘘诊治难点与对策,王晏美教授将对小儿肛瘘诊治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郑丽华教授总结了肛瘘手术治疗成败的关键治疗经验,李辉教授则传授经内口入路治疗高位肛瘘的经验,张西玲教授则从肛瘘生物材料使用上提出思考性建议。在慢性肠道疾病的诊治策略上,各领域专家也将从不同角度传道授业,王建民教授对慢性肛门坠胀的原因和治疗进行策略性指导,彭作英教授阐述从骶尾部入路治疗女性排便排气困难的相关研究,任毅教授总结其中西医合璧治疗便秘的系列策略,范学顺教授则传述其运用力学平衡在直肠脱垂术式的中的选择与应用。下午学术会议上半场由白克运教授和李明教授主持,下半场由张书信教授和范学顺教授主持。

王军教授:基于血清标志物筛查探讨扶正活血解毒法促进糖尿病性创面愈合机制

夏仲元教授: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中西医结合管理

张书信教授:温药与中医外科疾病治疗

王建民教授:肛门坠胀原因及治疗对策

梁靖华教授:复杂性肛瘘诊治难点与对策

郑丽华教授:肛瘘手术治疗失败经验

王晏美教授:小儿肛瘘诊治关键问题探讨

张西玲教授:肛瘘生物材料使用思考

李华山教授:痔的艺术分类与术式选择

白克运教授:痔的诊治与质控

彭作英教授:从骶尾部入路治疗女性排便排气困难的临床研究

任毅教授:便秘的中西医合璧治疗策略

李辉教授:经内口入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研究

范学顺教授:力学平衡与直肠脱垂术式的选择

白克运教授和李明教授主持学术会议

换届大会井然有序,学术活动精彩纷呈,一天时间虽然短暂,但这一天必将在中医外科发展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也必将对中医外科的发展和国际传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世界中联是年9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总部设在中国北京,目前是国内外最大的中医药国际学术组织。

感谢国内外同道的积极参与,感谢各有关部门对大会的赞助与支持!

王晏美

传播健康科普正能量

医院肛肠中心主任

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世界中联外科分会 会长

新浪微博名称“王晏美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qiucz.com/glyy/72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