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肛瘘分类法
我们在每年环卫工查体过程中,总会发现若干肛瘘静止期患者,多年不犯,外口闭合,硬索存在,无任何明显症状,可能是自然治愈,这种情况是无需治疗的。
内外药物可缓解症状,为手术创造条件,同样也达不到治愈的效果。肛瘘是肛肠科最难治的疾病,争取首次手术成功是关键,如果失败,瘘管走行不清,内口更不好找,二次手术也易失败而发展成复杂性肛瘘。多次手术导致肛门失禁和变形者,终身难愈。手术要首选微创无痛治疗。
肛瘘国内外分类法有20多种,我们常用的有国际Parks分类法和国内分类法。
国际Parks分类法,是年,Parks根据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将肛瘘分为4类。
1,括约肌间肛瘘,多位低位肛瘘,最常见,约占70%,多因肛管周围脓肿所致。瘘管只穿过内括约肌,外口、内口只有一个,距肛缘较近,通常3—5CM。
2,经括约肌肛瘘,可以分为低位或高位,约占25%,为坐骨直肠凹脓肿的后果,瘘管穿过内括约肌、外括约肌浅部和深部之间,外口常有数个,并有支管互相沟通,外口距肛缘约有5cm。
3,括约肌上肛瘘,为高位肛瘘,少见,占5%。瘘管向上穿过肛提肌,然后向下至坐骨直肠凹陷穿透皮肤。
4,括约肌外肛瘘,最少见,占1%,为骨盆直肠脓肿合并坐骨直肠凹脓肿的后果,瘘管穿过肛提肌直接与直肠相通。
国内分类法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根据瘘管位置分类,是临床比较常用的分类的方法,即以肛管外括约肌深部为标志,瘘管位于此线以下为低位肛瘘,位于此线以上为高位肛瘘。其分类方法如下:
Ⅰ低位肛瘘
1,低位单纯性肛瘘,最多见,内口在肛窦,仅有一个瘘管通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到一个外口。
2,低位复杂性肛瘘,有两个以上外口和瘘管与内口想通,瘘管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下。
Ⅱ高位肛瘘
1,高位单纯性肛瘘,内口在肛窦,仅有一个瘘管,走行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上,侵犯耻骨直肠、肛提肌以上。
2,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两个以上外口和瘘管与内口相连并有支管或空腔,主管通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上,侵犯耻骨直肠肌肛提肌以上。
李志曦
格言:精湛的技术是服务患者的资本。优秀中青年肛肠病专家中国医师学会会员中国肛肠病学会委员淄博医院肛肠学科带头人
北京白癜风医学研究院白颠病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