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s具有向损伤部位迁移、向功能细胞分化、分泌生长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免疫调节能力,维持或重塑其细胞功能。
MSCs对自身免疫病治疗作用的主要机制2)免疫调节MSCs通过细胞间直接作用、旁分泌等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可抑制T细胞增殖、调节Th2/Th1细胞比例,并抑制细胞增殖和产生抗体等。
此外,MSCs还会影响自然杀伤细胞(NKC)和树突状细胞的细胞激活和成熟过程,调控调节性T细胞功能而产生免疫抑制作用。
干细胞凭借其低免疫原性和双向免疫调节能力,为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开辟了新的道路。03—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案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有研究者发现异源同种MSCs可抑制SLE患者T细胞的增殖,并抑制蛋白激酶或糖原合成酶激酶信号通路介导的G1期或S期的转化。
年,医院对81名接受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度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进行了平均长达5年的随访研究,发现接受干细胞治疗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高达84%。
截止目前,医院风湿免疫科已完成近多例干细胞治疗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国际上遥遥领先。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在年,国内首个用于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试验的治疗用干细胞产品获批。
研究表明,MSCs一方面能够抑制T细胞增殖,另一方面,MSCs可升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和IL-4的分泌水平,有助于抑制T细胞的活性和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继而减轻关节炎的症状和软骨的损害。强直性脊柱炎(AS)
年,一份临床研究中选取中医院年2月至年1月收治的4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及生物制剂治疗,观察组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可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沉、细胞间黏附分子、血清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活动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效果显著。干细胞组的免疫指标明显降低,且患者疼痛程度缓解,活动指数评分下降,均优于观察组。
炎症性肠病(IBD)
利用肪干细胞治疗克罗恩病合并肛瘘的前瞻性实验。利用手术结合自体脂肪干细胞局部注射的方式成功修复瘘管,另外瘘管的外口不完全闭合、分泌物减少,修复成功率达75%。
随着研究和应用的进展,干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的疗效逐渐凸显。干细胞技术势必成为助力自身免疫性疾病康复的全新治疗方法。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