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我仍记得rdquo患者

“我仍记得”

近日,重庆市公卫中心普外骨科收到一封来自出院患者的感谢信,19岁的小正(化名)在信中述说他在住院过程中印象深刻的点滴细节,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与祝福。

那5枚留置针

我仍记得丹丹姐对我的耐心,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换针,因为我的血管细,总是堵,有时一天要换5枚(留置针)。

19岁,许多年轻人刚推开成年那扇大门,尽情释放青春热血与活力的年纪,小正只能无力地躺在平车上,不安地拉着护士询问病情。他被诊断为腰椎结核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不得已休学,医院求医,最终转入中心普外骨科。

在得知患者的基本情况后,科室主任杨李军立即组织开展疑难病例讨论,与主管医生李崇林等一起明确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案。为了让小正病情稳定下来,尽快达到手术条件,主管护士代丹丹严格执行医嘱,细致做好各项护理操作,密切观察小正的病情变化。由于小正血管条件差,代丹丹总是蹲下身仔细寻找符合穿刺条件的血管,看着他皱眉忍痛的表情,尽量让手上动作轻一点、再轻一点。

那一颗陈皮糖

我仍记得,在我吃不下饭、吃药想吐时的一颗陈皮糖,那是月月姐给的。不得不说,糖真好吃!月月姐给我抓了一捧哦!

住院初期,病情重、患病时间长,长时间的发热、疼痛、低蛋白、贫血,不明原因低钠、低氯,拖垮了小正本就羸弱的身体,也让刚成年的他几乎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一次深夜巡房时,护士黄孟月发现小正虚弱反胃、无力垂在床头,立刻返回办公室找出一颗陈皮糖,轻剥开糖纸将酸甜的糖果送到小正口中,看着他眉心渐渐舒展。次日,黄孟月与代丹丹特意为小正准备了2盒陈皮糖,小正咧开嘴笑了。医护人员悉心呵护,唐玲护士长也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不时安慰开导,终于使小正恢复了对抗病魔的积极心态。

长达近两月的补钠、抗结核、小剂量激素治疗后,小正的病情已有明显好转,体温、血钠、血氯、白蛋白均为正常,杨李军科主任组织廖伟组长、李崇林医生、唐玲护士长、代丹丹护士开展手术前讨论,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小正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第一场大手术。

那一场场“大军压境”

我还记得每当查房时,护士长带着大军压境的气势,领着一大群护士姐姐,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微笑,唐姐也会时不时开着玩笑。这一切都使我放松,微笑和开心真的是会传染的!

小正的手术成功了。为保证术后的稳定,小正在ICU观察一天后转回普外骨科,经过医护悉心尽责的医治和照顾,从开始的下肢麻木、肌力下降,到主动开展床上肢体锻炼,小正的病情肉眼可见地好转,面上全然不见从前的忧愁,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容光焕发的青春的脸。

小正住院第90天,医嘱予以出院。办理出院手续时,他递来一封感谢信,看着小正笑得见牙不见眼,医护人员也由衷感到欣慰,纷纷祝贺他重回同龄人的正常生活。

▲小正出院时已能正常行走

简介·普外骨科

市公卫中心外科团队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设有普外科、骨科,现有医务人员24人,医生9人,护士15人,开设病床39张。

普外骨科目前可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脾、胃癌、肠道肿瘤、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各类结核病灶清除术、疝修补术、胃肠穿孔手术、肛瘘痔疮及肛旁脓肿手术,各类骨折内固定术、各类骨及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各类手术。近6年以来开展了余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手术,余例骨结核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复发率极低,科室颈部淋巴结结核手术量及技术方面在西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联系-

文/图:普外骨科代丹丹

编辑:沈思言

审核:李佩波刘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qiucz.com/glyy/101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