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及其周围,位于人体的“阴暗”角落,终年见不到阳光,又要不断排泄机体废物。若不注意卫生,易导致细菌滋生,加之走路、跑跳时,对局部反复进行磨擦,故极易引发痔疮。俗话说:“十人九痔”,可见痔疮发病率之高,肛裂、肛瘘、肛周脓肿、脱肛、直肠息肉、直肠癌等肛周疾患。那么怎样预防与减少肛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呢?应重视采取以下措施。
重视饮食食物多品种
适当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成年人最好每天达到克),适当常吃玉米、荞麦以及薯类等杂粮,保证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防止与减少大便秘结的发生。及时补充水分,每天不少于-毫升。饮水以少量多次法为最佳,不宜用啤酒和甜味饮料代水,不要喝浓茶,不要总等口渴了才饮水。
戒除不良习惯
戒除不良习惯,如戒烟、少饮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高脂肪、煎炸、熏烤以及酸涩、太硬等不易消化食品,食物不宜太咸,防止与减少脱肛、便血和直肠癌的发生。
注意肛周卫生
每次大便后,宜用温水清洗肛门。每晚睡觉前最好用温水坐浴3-5分钟,并同时清洗与按摩肛门周围,保持肛周卫生,促进肛周血液循环,防止与减少肛周炎症与糜烂的发生。
常做提肛运动
每天做1-2次提肛运动(即肛门肌肉一收一缩的活动,每次做40-60次。可采取坐姿、站姿、仰卧位,或胸膝部贴床、臀部抬高的姿势),对促进肛周血液循环、防治痔疮与脱肛等有良好功效。
重视运动锻炼
如太极拳、健身操、散步、慢跑或游泳等,并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量力而行等原则,提高身体素质。但要注意,若发现肛门周围不舒服,或有痛、痒等感觉时,应停止剧烈运动,避免因剧烈摩擦加重病情,防止裂口扩大。
重视排便卫生
养成每日1-2次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晨起一次大便最好),出现便意时应及时排便,不要憋便,这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促进肛周静脉回流,减少与防止痔疮等病的发生。
防止肛周损伤
便后应使用专用的卫生纸,防止损伤肛周皮肤和感染细菌。
避免席地而坐
防止寒湿侵袭,泥土污染和昆虫等叮咬,防止疖肿、痔疮诱发与感染、溃烂等加重。
中信中心肛肠科专家介绍
王清华,主任医师,河南省中医学会委员,豫西肛肠论坛终身名誉主任,洛阳市中医肛肠学会副主委、秘书长,医院肛肠科主任,肛肠学术研究带头人。从事肛肠疾病治疗40余年,他主持的“复杂性肛瘘五种术式的临床研究”获科技进步二等奖,曾获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多次参加中外肛肠疾病先进技术交流会,与众多中外肛肠专家同台手术,运用无痛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疾病,精湛的技术获得业内同行及广大患者高度评价。擅长:便秘、直肠粘膜脱垂、复杂性肛瘘、肛周脓肿,各种肠炎,耻骨直肠肌痉挛、痔、肛裂、肛窦炎等肛肠疾病。
—
赞赏